陳吉寧出席記者會 痛批某些地方政府干預環保執法
3月11日上午10時,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梅地亞新聞中心多功能廳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舉行記者會。會議期間,陳吉寧痛批有些地方政府重發展經濟輕環保,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干預環保監測監察執法的現象,當場表態必須進行改革。整個記者會,陳吉寧神情嚴肅,沒有一絲笑意,表明了鐵腕治理環境的決心。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究竟如何改革?陳吉寧解釋稱,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這是黨中央在生態環保領域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對我國環境管理體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是改革完善環境治理基礎制度、實現國家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大舉措。它的目的就是要增強環境監管的統一性、性和有效性,為實現環境質量改善提供堅強的體制保障。
提到這一點,陳吉寧在記者會上直言一些地方政府重發展輕環保,發展硬、環保軟,有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干預環保監測監察執法,環保的責任不落實,往往地方政府的責任成為地方環保部門的責任,同時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大量存在。
在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多名來自各地基層縣市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說,此項改革迫在眉睫。他們指出,一些地方政府一味追求GDP,導致生態資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加大懲處力度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一些縣市環保部門由于受到地方政府的管控,往往對環境違法行為采取消極對待的態度,導致環境遭到影響,希望加快推進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垂直管理,推進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并嚴格執行新環保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生態環境必然呈現新的格局。
陳吉寧指出,這項改革有四個目的:一是要落實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環保責任,這是環保法第六條的規定;二是要解決地方保護主義對環境監測監察執法的干預;三是要進一步統籌跨區域、跨流域環境管理的問題;四是要規范和加強地方環保機構隊伍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