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經濟”健康不經濟 污染防治意識有待統一
由于大范圍霧霾來襲,防霾產品又賣火了。據介紹,京東商城新數據顯示,8日和9日兩天,空氣凈化器的銷售同比增長400%以上,平均每天售出近萬臺空氣凈化器;淘寶和天貓平臺的加總數據也顯示,“口罩”近七天的成交指數環比上漲70.5%,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103.5%。
數據的光鮮,難掩背后的無奈。防霾產品“賣火了”的背后是空氣質量太差了,銷售數字大幅增長的背后是老百姓錢包里“真金白銀”的加速流失,“霧霾經濟”的背后是老百姓的“不經濟”。
其實,花點錢也許還不算是大事,畢竟錢花出去還可以再賺。霧霾給老百姓帶來的大的“不經濟”就是健康的損害:傷了身體怎么往回補?從霧霾天各大醫院呼吸科室就診患者驟增這一現象就可以看出,霧霾造成了多少“會呼吸的痛”。如果再進一步想,若干年后,現在身體尚可的你我,會不會成為病號大軍中的一員?
霧霾帶來的健康危害不可逆轉,那該怎么辦?網友呼吁將霧霾作為重大災害天氣,可強制放假。
APEC會議11月在京召開,經國務院批準,除會議保障部門,維持城市運行部門,在京中央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北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11月7~12日,放假6天。這一消息,直到10月10日才得到北京市政府的證實,但當天就已經傳遍全網,被各大媒體報道。
讓網民義憤填膺的是,APEC會議可以放假,霧霾天為何放不得?
其實,APEC會議期間放假已是慣例。2001年上海APEC會議期間,上海市政府就調整了市民休假時間。類似的模式也出現在北京奧運會期間。但網民顯然并不滿意。網民“南軼36”說:“強烈建議政府將霧霾作為重大災害天氣,PM2.5大于200時,限制外出,強制放假。”網民“阿瑞斯0628”則稱:“如果沒有能力減少霧霾,至少應該幫助民眾降低霧霾對身體的傷害,請從孩子開始!”
民間關于霧霾的防治意識,也依然處于混亂狀態。北京一小學霧霾天組織學生“秋游”引質疑,北大附中因霧霾連續停課兩天也引質疑;河北邯鄲一小學在霧霾天組織學生露天蹲考遭到各方痛罵,北京部分幼兒園給孩子配備防霾鼻罩又引發個別嗤笑……在肯定會影響身心健康的霧霾中,人們對應該怎么協調日常生活,甚至首先要保護什么,依然沒有形成共識,更談不上有效、及時的應對。還有專家們,在霧霾成因上依然莫衷一是。焚燒秸稈、企業污染、燃煤超標、尾氣排放,甚至連做飯、放屁,都一度成為霧霾的主因。
在霾禍大軍壓境之下,我們已無處可藏,無路可退,亟須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防霾治霾、清除污染,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更要切實落實中央部署,切實督促和監管污染企業加大治污防污力度,盡大努力讓“藍天白云”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