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工程 行業再現新商機
同時,到2018年,要推動建成若干個鍋爐制造基地,培育一批大型鍋爐骨干企業;燃煤工業鍋爐平均運行效率在2013年的基礎上提高6個百分點,形成年4000萬噸標煤的節能能力;減排100萬噸煙塵、128萬噸二氧化硫、24萬噸氮氧化物。
我國鍋爐以燃煤為主,其中燃煤電站鍋爐近年來已接近國外先進水平,而燃煤工業鍋爐節能減排潛力巨大。數據顯示,燃煤工業鍋爐年排放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約占全國排放總量的33%、27%、9%。近年來,我國出現的大范圍霧霾天氣,與燃煤工業鍋爐區域高強度、低空排放的特點密切相關。
方案提出了多方面舉措。首先是要加快推廣鍋爐。同時,加速淘汰落后鍋爐,2014年淘汰燃煤小鍋爐5萬臺,2014到2013年淘汰20萬蒸噸落后鍋爐。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到2015年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全部淘汰10噸/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北京市建成區取消所有燃煤鍋爐;到2017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淘汰10噸/時及以下的燃煤鍋爐。
方案提出,要加大節能改造力度,到201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能效不達標的在用鍋爐節能改造。同時,提升鍋爐污染治理水平,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禁止新建20噸/時以下的燃煤鍋爐,其他地區原則上不得新建10噸/時及以下的燃煤鍋爐。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等地區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原則上不得新建燃煤鍋爐。
方案還明確,新生產和安裝使用的20噸/時及以上燃煤鍋爐應安裝脫硫和除塵設施。提升在用燃煤鍋爐脫硫除塵水平,10噸/時及以上的燃煤鍋爐要開展煙氣脫硫、除塵改造,積極開展低氮燃燒技術改造示范,實現全面達標排放。
鍋爐行業問題不少,改造任重而道遠
技術裝備落后。大多數燃煤工業鍋爐容量較小,部分鍋爐老化嚴重,鍋爐推廣難度大,產業集中度低,技術水平普遍較弱。
經濟運行水平不高。鍋爐選型裕度過大,實際運行效率低;鍋爐水質大多不能達到國家標準要求;運行管理粗放。
燃料匹配性差。鍋爐燃料以未經洗選加工的原煤為主,煤種復雜、熱值不穩定、灰分和含硫量高;天然氣、生物質等清潔燃料比重很低。
環保設施不到位。10噸/時以下的燃煤工業鍋爐大多沒有配置有效的除塵裝置,基本沒有脫硫脫硝設施,排放超標嚴重。
政策法規不完善。節能環保方面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尚不完善;激勵和約束機制不健全,市場缺乏節能減排的內生動力。
督促燃煤鍋爐治污不能只有“大棒”
相比于絕大部分配置脫硫脫硝除塵等治理設施的大型火電機組,為數眾多的中小鍋爐和工業窯爐算是“裸機”運行。環保設施不到位是燃煤鍋爐為嚴重的問題之一。相關調查顯示,10噸/時以下的燃煤工業鍋爐大多沒有配置有效的除塵裝置,基本沒有脫硫脫硝設施,排放超標嚴重。而且由于污染源過于分散,環境監管難度大,偷排等環境違法現象突出。
《方案》將提升燃煤鍋爐末端治理水平提上了重要位置。其中規定,新生產和安裝使用的20噸/時及以上燃煤鍋爐應安裝脫硫和除塵設施;在用的10噸/時及以上的燃煤鍋爐要開展煙氣脫硫、除塵改造,積極開展低氮燃燒技術改造示范,實現全面達標排放。
“達標排放”要適用的正是今年生效的《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其對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均大幅度收緊。而對于大氣污染防治重點控制區域的燃煤鍋爐,則要求更高,需執行特別排放限值要求。
對此,科行環保集團總經理陳學功評價說,這標志著政策層對中小鍋爐和工業窯爐污染治理的重視,勢必會帶來脫硫脫硝除塵市場規模的進一步釋放,“建設、改造量都很大”。
對于《方案》中提升中小鍋爐和工業窯爐治理水平的要求,陳學功有著第二重擔憂:“火電機組脫硫脫硝除塵都有電價補貼,但中小鍋爐和工業窯爐治理污染增加的建設運營成本,只能由企業自己承擔,這是不合理的,很可能會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
他解釋說,企業為節省治污成本,可能選擇粗制濫造的設備工程,也可能會建成后時開時停甚至不運行。“即使安裝在線監測,也有極大的虛假數據。”對此,陳學功呼吁,盡快完善中小鍋爐和工業窯爐治理保障性措施,特別是經濟政策,對切實治污的項目、企業進行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