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在杭州召開
經過近年來政府在農村道路、房屋改造等方面的持續投入,農村整體的人居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但垃圾堆積、土壤污染、水污染等問題在一些地區卻日漸突出。談及農村的生態環境,我們很多人都有話說。目前,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被轉移到中西部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一些農村,農村漸漸成為一些污染企業的避風港。
10月9日,財政部、環保部、住建部、農業部等四部門專門在浙江召開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通報全國農村人居改善情況,截至2012年底,累計已有21.4萬個村莊得到整治,6000多萬農村人口從中直接受益。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表示,近年來,環保部采取連片整治的方式,開展以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等為重點內容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國務院副總理在會議上要求各地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以保障農村居民住房安全、飲水安全、出行安全為基本目標,以垃圾、污水治理為重點,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一輪農村環境連片整治。
此外,由環保部牽頭的《全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行動計劃》(征求意見稿)已在5月份分發地方,業內預計可能會在四季度正式出臺。根據計劃要求,“十二五”期間,農村環境保護重點領域將包括: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農村土壤污染和耕地治理、農村生態示范建設等方面。
農村環境治理市場可望提速
中國環境投資聯盟理事長王世汶表示,三大環境行動計劃是新一屆政府環境治理的五年規劃,是對相關領域“十二五”規劃的補充,新的政府環境治理意志將給企業帶來不小的機會。《全國農村環境整治行動計劃》正在編制中,未來政策將在資金投入、用地用電優惠等方面予以農村環境治理傾斜。業內人士分析,中央此次十分重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農村環境治理將是繼城市環境之后又一塊巨大的環保市場。
環保部環規院人士指出,“十二五”期間,農村環保的重點領域是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等。在農村環境治理中,污水和固體廢棄物無疑是重要的方面。研究預計,“十二五”期間,處理農村地區生活垃圾投資需求約為767億元,畜禽污染防治投資需求為1320億元。
在垃圾處理方面,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聶永豐指出,當前我國小城鎮尚未建成垃圾收、送、處體系,垃圾收集和處理率低。而農村地區的垃圾基本沒有得到收集和處理,垃圾隨便丟棄的情形比比皆是。聶永豐建議,農村和小城鎮地區垃圾處理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應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行”的思路,使上述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和管理向市場化過渡,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
在污水處理方面,與城市的污水處理率快速提升相比,小城鎮、農村污水處理的發展相對滯后。目前村莊和小城鎮污水處理率不足20%,與大城市超過80%的處理率相距甚遠,水污染治理具有巨大提升空間。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農村環境治理迫切需要環保產業的深度介入,“美麗中國的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國家的重視將為農村環保帶來新的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有桑德環境、碧水源等公司進入農村環境整治領域。隨著后續農村環境治理相關政策的出臺和落實,預計政策對行業的刺激作用還將持續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