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刺激下,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穩步提升,2021年已達到97.89%,較2012年上升近10個百分點。然而,就在污水處理事業“風生水起”的同時,污泥治理的短板卻日漸凸顯,成為比污水處理本身更為棘手的問題。
為改變長期以來的“重水輕泥”理念,《“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明確要求,“十四五”期間將實現90%以上污泥無害化處理率。而截至2020年,雖然全國污泥無害化處置率有明顯提升,但也僅有67%左右,較這一目標有明顯差距。政策層面的壓力給到,作為處置主體的污水處理廠此時更需要切實可行的方案來支持。
“出了問題的活性污泥可看作是污水處理廠的‘腫瘤細胞’,成因多樣,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恢復。”
北京北控海創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控海創”)產業化高級專業經理劉琴在做客
2022視環會-秋季展時表示,因此處理污泥也可以參照靶向治療癌癥的手段,找準根結、定點突破。
(↑點擊回顧)
找準研發定位后,北控海創借力母公司北控水務的研究院,會同中科院化學所,以污泥的EPS為靶點,合成出高離子度、低粘度的超級復合絮凝劑,在生化池末端投加可提高污泥沉降速率和壓縮度。該產品即為最初版本的靶向絮凝劑,經蒲城生活污水水廠、稻香湖再生水廠等項目實踐證明可行。
基于1.0版本靶向絮凝劑的成功應用,北控水務再出發,加大技術迭代升級投入,并將目光從“應急”作用轉向“日常維穩”。面對污泥成分復雜、藥劑品種有限、運營成本高等問題以及污水廠原位擴容、一藥多效、提質增效的新需求,北控海創推出全新2.0靶向絮凝劑,針對二次沉淀、高效沉淀、污泥處理等關鍵工藝段,向用戶提供系統化、精簡化解決方案。
如應對污泥膨脹,北控海創經大量實驗分析出原因所在,將其分為“絲狀菌膨脹”與“非絲狀菌膨脹”兩類:前者由絲狀菌過度繁殖形成,導致污泥結構松散,沉降性惡化;后者則是因為污泥菌體表面繼續高黏性多糖類物質,吸收了大量水分,造成體積增大。于是,北控海創得以“對癥開藥”,分別推出對應性靶向絮凝劑治理方案。
承擔十余項來自國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委、三沙市經濟發展局等政府和科研機構委托的科研項目,北控海創的研發與技術轉化實力已是有目共睹。“北控海創的‘藥箱’作用還體現在,可根據用戶需求及技術理念調整藥劑組分,以幫助其實現最佳的污泥無害化處置效果。”劉琴補充道。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