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收官在即,由“兩新”政策掀起的循環經濟“風暴”,仍不斷朝著“十五五”延續。《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指明,既要支持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加快設立全國性、功能性資源回收再利用平臺,也要支持供銷合作社系統發揮基層網點優勢,加快健全標準化規范化回收利用網絡。
響應頂層設計號召,中央層面,作為我國在資源循環領域首家央企,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資環”)自成立開始便步履不停,2025年以來陸續落子江蘇、浙江等地,加快組建資源循環“國家隊”;地方層面,多省出臺政策支持加力擴圍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明確產業發展目標等,并陸續設立地方資源循環國企,形成不容忽視的“地方軍”勢力。
亮劍5萬億大市場,現階段,中央與地方協同發力,擘畫出資源循環產業高質量發展藍圖,也為從業者進場提供契機。
牽頭打造“國家隊”,中國資環主導力凸顯
《2024中國
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
廢鋼鐵、廢
有色金屬、廢塑料、廢紙、廢輪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機動車、廢舊紡織品、廢玻璃、廢電池(鉛酸電池除外)十個品種再生資源回收總量約為3.76億噸,同比增加1.5%,實現穩步增長。回收這些廢棄物不僅能有力保障我國資源安全,還減少了環境污染,成為推動綠色發展、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力量。專家認為,中國循環經濟產業正在從過去的以回收生意為主,發展為具有高科技、高質量屬性的新產業。
為高質量發展助勢,中國資環已經在全國范圍先后揭牌成立多家子公司,包括:中國資源循環集團電子電器公司、中國資環綠色纖維公司、中國資環有色金屬投資公司、中國資環新能源科技公司等。電子電器、綠色纖維、有色金屬、新能源,不難看出中國資環更傾向于布局熱門但技術難度大的賽道。比如,中國資環在集團總部駐地外第一家揭牌成立的專業子公司——中國資環新能源科技公司,擬深耕風、光、儲、熱等新能源領域,開辟新能源器件循環利用市場新業態,實現能源循環、資源循環、數據循環三大循環互融互促。
“科技創新是引領中國資環高質量發展的‘原動力’,更是帶動資源循環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的‘加速器’。”在年初召開的科技創新大會上,中國資環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宇發表主題報告,表示中國資環將始終把創新擺在重要位置,充分發揮中央企業引領帶動作用,破除行業共性難題,著力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有中國資環作為兜底保障,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也指出,民營企業在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里可以有選擇性地投資,以營利的投資為主。
“地方軍”集火循環經濟,利好制造端
國家層面指方向,各地政府也在跟進。截至目前,云南、江蘇、海南、浙江、廣東、河北、江西、四川等省已印發加力擴圍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釋放資源循環回收能力培育需求,兩網融合”、基層回收點建設等進一步催熱設備供需市場。其中,浙江明確“推動杭州、寧波、嘉興加快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重點城市建設,2025年底三市再生資源利用行業總產值突破250億元”;四川表示要“推進成都、德陽、內江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重點城市,成都、內江國家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城市和4家試點企業建設”……
隨著這些政策落實到位,廢舊設備拆解、資源化利用產業將不斷朝著規范化、規模化方向發展,有望為屬地范圍內設備供應商創造更多機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發展。另外,當“嚴厲打擊‘作坊式’回收拆解”成為新常態,提高回收效率、嚴格控制二次污染等也將倒逼相關產線提標改造,促進技術迭代升級。
與此同時,各省級環保集團已陸續邁進發展資源循環產業新征程,比如,1月成立的湖北省資源循環有限公司,目標是到2027年實現營收超60億元、利潤超1.3億元;3月中旬,浙江省環保集團成立臺州資源循環公司,注冊資本3億元;4月,山東省環保發展集團循環資源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山東省環保發展集團資源循環有限公司”,只為突出“資源循環”核心理念。最近,濟南資源循環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意味著這一趨勢開始朝著市縣級下沉,自上而下的資源循環業務網絡將加速構建。
倒計時3天,行業專屬線上盛會助力萬億產業升級!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意見》中明確,到2025年,尾礦、粉煤灰、煤矸石、冶煉渣、工業副產石膏、建筑垃圾、秸稈等大宗固體廢棄物年利用量達到40億噸,廢鋼鐵、廢銅、廢鋁、廢鉛、廢鋅、廢紙、廢塑料、廢橡膠、廢玻璃等主要再生資源年利用量達到4.5億噸。
目標尚未實現,在臨近驗收之際,加上75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專項資金等支持,我國資源循環產業大有可期。攜手優質固廢處置、資源回收設備供應商,2025第11屆視環會將于3日后正式上線,5月13日-16日連展四天,呈現一場別開生面的環保行業盛會,為資源循環產業擴容升級添動力。
不僅如此,水處理、氣處理、儀器儀表、環保綜合等展館也將同步開啟,讓我們攜手奔赴高質量發展未來!
報名請點擊圖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