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2016綠色制造9大趨勢彰顯
(一)工業經濟發展緩中趨穩,能源利用效率繼續提升
回望“十二五”的五年,工業能源消費增速放緩,能效水平大幅提升。前四年,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年均增長4%,比“十一五”時期回落4.1個百分點,以年均4%的能耗增長支撐了年均10.46%的工業經濟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1%,累計實現節能量6.72億噸標準煤。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增速與上年同期持平,比上半年回落0.9個百分點。部分高載能行業生產下滑明顯,粗鋼、生鐵、水泥和平板玻璃產量同比分別下降2.3%、3.5%、4.9%和8.6%。受工業生產下行、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2015年1-12月,全國工業用電量3934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4%,增速比“十二五”水平低6.3個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左右,超額完成下降4%的年度目標任務。“十二五”期間,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超過28%,超額完成21%的規劃目標,實現節能量約7億噸標準煤,對全社會節能目標的貢獻率達到80%以上。
進入2016年,工業經濟增長將呈現新常態特征,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將進一步深化,工業能源消費總量將進入低速增長階段,能源利用效率有望進一步提升。首先,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的目標,工業節能減排政策措施有望進一步加強。其次,工業生產下滑將導致工業能源消費需求放緩。2015年以來,受房地產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雙雙下滑影響,重點高能耗產品生產已經明顯減緩,粗鋼、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耗能產品產量已達到峰值;2016年,在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振的情況下,高耗能產品產量將進一步下降,工業能源消費需求將呈現繼續放緩的態勢。
(二)綠色清潔生產深入推進,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
“十二五”期間,工業清潔生產推行取得重大進展。前四年工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下降6.66%、4.15%、28.40%和15.02%(包括能源工業),工業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減排目標已提前完成。清潔生產基礎能力明顯增強,清潔生產咨詢機構數量大幅增長,約15萬家工業企業負責人接受培訓,5萬多家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清潔生產標準體系逐步完善,目前已發布了32個行業的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清潔生產先進技術和工藝得到有力地普及和推廣,共制定發布了35個重點行業的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并通過中央財政清潔生產專項資金支持先進成熟的清潔生產技術推廣應用。安裝脫硫設施鋼鐵燒結機面積由2.9萬平方米增加到13.8萬平米,安裝率由19%增加到88%,安裝脫硝設施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由零增加到16億噸,安裝率達到92%。
進入2016年,在高污染行業增速放緩和環保執法強化推進的情況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有望繼續保持下降態勢。首先,《建議》提出“十三五”將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同時,推進多污染物綜合防治和環境治理,擴大污染物總量控制范圍,將細顆粒物(PM2.5)等環境質量指標列入約束性指標。其次,工業源污染物排放占排放總量比重較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量分別占全國污染物排放總量的88%、67%和86%左右,工業是主要污染物減排的重點也是難點,隨著減排措施的深入推進,工業領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有望延續“十二五”的下降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