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垃圾回收任重道遠 資源化利用形勢迫在眉睫
中國在塑料的使用上有著長久的歷史。在中國登上經濟的整個過程中,中國制造和出口了大量的塑料制品,并在2013年成為了世界上大的塑料生產國。近來,中國的國內塑料消費量還在猛烈地增長。
由于大量的生產和不當的內部管理,中國的塑料垃圾也是的,尤其是進入海洋的塑料碎片——排入水路的塑料約28%都是中國產生的。由于2025年預計將增加3億城市居民,隨著消費總量的飛速上漲,中國能否找到一種更有效的塑料垃圾處理方法至關重要。
垃圾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再生后的塑料可以提供能量,可以作為油品及燃料提取,也可以經過再生來制取新的高品質塑材制品,所以塑料再生應用前景廣泛。據報道,歐洲再生塑料平均回收率在45%以上,德國和日本塑料回收率在60%以上,而我國的回收率只有25%左右。
所以,如何妥善解決塑料垃圾難題,提升塑料垃圾的回收率,是當前我國亟需解決的固廢難題之一。
“塑料垃圾經過處理以后完全可以資源化,經過熱熔造粒后,可用于生產黑色的塑料垃圾袋、建筑用包裝盒、建筑用塑料模板、綠化用格柵等產品,如果利用好這一資源,僅此一項就可以減少垃圾填埋量30%,同時減少垃圾的運輸量30%。”中國塑料行業專家表示,塑料來源于石油,屬于大分子物質,自然界中無論光合作用或微生物都無法分解,所以塑料的資源化利用更多應該從產品本身解決。
還有專家表示,生物質降解塑料雖然是未來塑料行業的發展方向,但周期長、投入大,短期內普通塑料制品依然是供應主體。
每年全國近7000萬噸塑料用量,需要專業的回收和分揀系統作為支撐,然而超大城市垃圾圍城的現狀,以及無限擴張的垃圾填埋場,都要求政府必須加快塑料垃圾資源利用效率,完善塑料回收和分揀再利用環節的政策和補貼支持細則,絕不能讓塑料變成“地下工作者”。
“一噸塑料熱值可以相當于幾倍的普通燃煤,替代燃煤是塑料垃圾的處理途徑之一,另外就是完善大城市塑料垃圾收集、分選、清理、造粒、再利用的回收系統建設。目前一些企業利用廢棄塑料制作建筑用模板,其綜合成本低于木模板,既是對塑料垃圾的再利用,也是節約木材資源的有效途徑。”另外一位行業專家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