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土十條”有望在下半年出臺。分析人士指出,我國土壤污染日趨嚴重,國家也日益重視,在政策刺激下,土壤修復產業將步入“黃金時代”。
1.近年來土壤遭受污染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為何得不到有效的解決?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土壤污染主要有一下幾類,是化肥不合理使用造成土壤板結,土壤結構遭到破壞;第二是生活廢水、工業廢水中鎘、汞、鉻、銅等重金屬引起土壤污染;第三是城市垃圾、工業廢物等固體污染物隨意丟棄帶來的土地污染;第四是大氣污染通過沉降或降水進入土地,從而造成污染。土壤污染不像大氣、水污染給人以直觀的感受,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且治理周期較長,所以難以得到有效解決。
2.“土十條”的出臺,對土壤污染防治有哪些利好?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土十條”的出臺將對土壤污染防治產生重大利好,預計到2020年土壤惡化情況能得到遏制。此外,土壤治理的背后還帶來巨大商機,國家將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土壤防治相關產業發展,并逐步放開社會資本進入該領域。目前土壤污染防治市場規模約為300億,在“土十條”的刺激下,未來市場將達到10萬億級別。
3.在落實“土十條”包括資金的投入過程中,需要注意到哪些問題?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土壤污染治理投入巨大,不能只依靠政府,而要發揮社會的力量,一方面要加快放開社會資本進入的速度,為社會資本進入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另一方面,要從制度方面來保障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投入,要逐步建立起土壤污染治理投入機制,為土壤污染治理打造一個穩定的投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