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十三五”17萬億待分食 相關標的持續受益
以供水供氣板塊為核心的環保產業股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主要是環保產業的成長前景較為樂觀,成長趨勢較為樂觀。近年來環保投入持續增加、2015年新環保施行后監管更加嚴格、相關各方多次強調要鐵腕治污推動產業發展、民眾的環保意識也不斷增強,與類似的環境保護法制化和全民化趨勢都值得期待。
券商研究報告認為,2014年環保板塊滯漲時所欠缺的高等級催化劑將不再可望而不可及,一系列模糊預期中的以及尚未在預期中的行業政策將漸次呈現,環保部自身權利、地位的強化則為政策效果提供了支持。大氣、水污染治理及監測行業相關標的將從后續政策中持續受益。
近日中央深改組會議指出要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堅持黨的領導等是國企改革頂層設計的重要保障;未來國企改革將致力于國企做大做強、資產證券化步伐等。中原環保、重慶水務等環保類國企作為各地政府所有的公用事業平臺,在國企改革中的戰略地位和后續發展空間或將重新解讀。
目前環保部正在加快制定“十三五”規劃,規劃將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氣、水、土三大環境戰役將推進實施。為了編制“十三五”規劃,今年以來環保部相關司局已經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展開調研。據環保部規劃院測算,預計“十三五”期間環保投入將增加到每年2萬億元左右,“十三五”期間社會環保總投資有望超過17萬億元。
分析認為,首先,煙氣治理領域中擁有超凈排放技術的企業將獲得市占率提升的機會;其次,水處理領域中再生回用及污泥處理技術突破是未來的兩個重要發展方向;再次,垃圾處理領域中資源化技術是長期方向,而生活垃圾處理的資源化技術更亟待突破;后,土壤修復領域目前我國技術發展相對較晚,未來將從單一技術向復合技術發展,從異位修復向原位修復延伸。
綜合考量技術方向、管理水平,挖掘新格局下環保潛力集團。綜合考慮各上市公司的技術積累、管理及戰略布局,重點推薦大氣治理中具備超凈排放技術、有市占率快速提升機會、且管理一直較好的清新環境、龍凈環保;水處理行業中的碧水源,及小市值卻有大夢想、技術過硬、平臺日益完善的博世科;固廢處理行業中有望成為綜合平臺的桑德環境、瀚藍環境、維爾利、及危廢處理東江環保;土壤修復領域具備多項綜合技術的稀缺高能環境;節能領域未來的P2P PPP的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綜合服務商天壕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