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財政部、發改委一日發布3份PPP文件,為2015年的PPP項目落地打響了發令槍。明年全國PPP項目融資規模約1.5萬億元,未來十年更是有望達到10萬億元規模。明年即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PPP能否扭轉頹勢,成為撬動未來環保產業巨大潛力和資本市場的敲門磚?眾人拭目以待。【PPP能否助力“十二五”收官?】
相較于2013年,2014年整個環保行業的業績呈現一定幅度的提升,處于高景氣度的階段。PPP等政策的紅利加碼是產業航母強大引擎動力之一,產業內部結構調整同樣不容小覷。
脫硫運營、PM2.5治理等領域發展較快,部分公司受益于行業爆發,使得大氣治理板塊業績總體保持較高增長。不過總體看來,水務和固廢是未來布局的重點。“水十條”動靜頗大,水處理料將成為貫穿2014及2015年的熱點;未來戰略布局大產業集中在固廢處理行業。【“兩手齊抓”局面將延續】
環保產業高景氣度勢必會維持,未來戰略布局兩手齊抓的局面也會延續。鋪天蓋地的政策促進行業重心轉移的同時,織就了一個并不短暫的“蜜月期”。
從進入11月份以來,政策密集釋放,具有業績和產業政策扶持的環保板塊重新獲得資金的關注,成為人人哄搶的“香餑餑”。監測行業、能源結構調整與氣候變化等四大細分領域生機盎然,萬邦達、桑德環境等六股鳳凰涅磐重生在即。【環保企業鳳凰涅槃待重生】
政策與行業的蜜月轉化為百姓與環境的蜜月,是我國環保工作的目標,也是社會、企業、民眾共同渴望的和諧場景。
以上就是今天的新聞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