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谑兄尽?,一張清末民初的地圖上,可以清楚看見??诔莾扔性S多很大的水塘,方圓約2.6平方公里的海口城中,有占城區面積五分之一的水面。??谑兄巨k有關負責人介紹,即使到了海南建省初期,??谥鞒菂^內還有大量的水面,這些水面都是市內的洼地因蓄水而自然形成的,在今日國貿一帶,是大面積的水面;在今日明珠廣場兩側以及大同路一帶也有不小的水面。
然而,伴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原本清澈的市內水系,卻因堵塞和污染而飽受困擾,遇大雨就內澇,雨水污水一起涌出,地下水管網“腸梗堵”,以至于后來,成了城市里的一塊“頑疾”和“心病”,難以根治祛除。
嚴格的水資源管理考核
為還原碧海藍天的希冀,日前,海南省水務廳、省國土環境資源廳等9部門聯合印發《海南省實行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規定對水資源管理年度或期末考核結果不合格的市、縣,省政府將直接約談其政府主要負責人。
考核評定采用綜合評分法,考核結果劃分為、良好、合格、不合格4個等級??己私Y果將作為對各市、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為強化考核結果使用,對于考核的市、縣,將在相關項目上獲得優先安排。不合格的市、縣,則要在通報考核結果后1個月內提出整改措施。整改期間,暫停這一市、縣建設項目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審批,暫停這一地區新增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細則》規定,整改不到位造成嚴重后果的,將依法依紀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呼喚“海綿城市”
“遇雨則澇”,在全國很多城市時常上演。暴雨,也暴露出這些城市共同的“里子”頑疾——排水設施不完善,排水措施相對單一等。歷史欠賬亟需“還清”。省水務廳表示,18個市縣的城市排澇規劃已通過專家評審,上報國家住建部,海南將用10年時間,苦練排水“內功”,解決內澇問題。
“土壤的縫隙像毛細血管一樣,雨水可以通過土壤滲進地下,減少地表的流量。路面硬化,雖然方便了出行,卻堵住了土壤的‘毛細血管’作用,導致地面徑流增加,匯流速度快,低洼地帶就容易積水。”海南省水利廳城市水務處調研員王永勝說。
不少專家也表示,大自然的“滲”功能,在被破壞后,人工設計的城市排水系統,常常將其“遺忘”。
“我們要根據中央的要求,打造‘海綿城市’。”??谑姓泵貢L吳優說,規劃投入183億元完善??谑信潘?雨水)防澇系統,根據??谑薪邓?、下墊面、排水管渠、水資源利用等因素,綜合考慮采取蓄、滯、滲、凈、用、排等多種措施組合的城市排水防澇系統方案。
所謂“海綿城市”,是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布局,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損害,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讓城市像海綿一樣,下大雨時吸水,干旱時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來。
業內人士指出,??谑惺軄啛釒ШQ蠹撅L和區域地形的影響,其降雨呈現年際變化大和年內分布明顯不均的特點,汛期雨量可高達年總量的75%-91%。似乎更應該建設“海綿城市”。
“可用中間帶孔的陶土磚建設透水性停車場,用實心的水泥型透水磚建設可滲透路面、透水性廣場,來實現徑流控制,減少城市積澇災害。”參與??谂潘罎骋巹澋膶<冶硎荆G化屋頂調節峰值流量效果較顯著,還可降低夏季樓頂溫度。
根據《海口市排水防澇綜合規劃》,新埠島片區、桂林洋高校新區等規劃建設或在建的新城區,建設透水性地面不小于40%,對于城市化程度大的舊城區,建議綠化屋頂率為10%(綠化屋頂面積與總建筑平面面積之比)、透水性地面比率為15%(透水性的廣場、停車場、人行道、公園、居住小區等面積和與總地面面積之比)、下凹式綠地率為25%(下凹式綠地與總綠地面積之比)作為控制標準,進行改造建設。近5年,海口市將新建和新增下凹式綠地、人工濕地、可滲透地面、透水性廣場、透水性停車場,規劃建設總面積776.97萬平方米。
專家觀點
海南應開發“地下水庫”
此外,很少有人知道,在??诘牡叵拢N藏著豐富的水資源—淺層淡水、礦泉水、溫泉水,地質專家認為,如果將海口看做“礦泉之都”,一點都不為過。
來自海南省地礦部門的資料顯示:整個瓊北地區(指文教—王五斷裂帶以北4000平方公里的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880毫米,地下水平均每天的天然補給量為854萬立方米,每天的可采量為40萬立方米,是一個巨大的地下水庫。
因此,眾多專家普遍認為,海南島沿海砂堤砂和河口三角洲的淺層地下水庫,可做規模供水水源地。只要進行科學的勘查評價和論證,制定科學的采補平衡開采保護規劃,做到既開采又加強管理,是不會產生人們擔心的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環境地質問題的。
目前,海南島沿海有較大供水價值的砂堤砂地區有:文昌東北部鋪前、錦山砂堤砂地區;萬寧和樂英豪半島砂堤區;樂東鶯歌海砂地區;東方感城河口砂地區;昌江昌化鎮北部砂地區和南部昌化江一級階地河漫灘區。這些地方都是可以每天獲取萬立方米以上供水能力的水源區,應當進行有效的開發利用。
再如昌江昌化鎮的供水體系,北部棋子灣旅游區用水,可取棋子灣到砂地村的砂地水解決;南部昌城用水,可取舊縣村到楊柳村一級階地及河漫灘水解決。
而開發地下水庫的水,至少具有三大優越性:一、可以就地取材,減少遠距離輸水的工程量,減少輸水工程的用地面積,大大降低工程造價和工程費用;二、由于地下水經過含水層的天然過濾,特別在沿海的砂堤砂地區是防護林帶,水質未受污染,不做水處理就可飲用,這不但可以降低水價,還可避開因水處理的余氯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三、沿海淺層砂堤砂地的地下水,以及河口三角洲的河口入前地段階地及河漫灘地下水,人們不用,它照樣流入海中,利用則可節約水資源,特別是在缺水的地區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