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各方參與新機制 環保企業同舟共濟合力治霾
在這份“治霾宣言”中,環境治理領域企業向社會承諾將不斷改進生產技術與工藝,向擁有先進環境污染治理經驗、技術和產品的先進企業學習,共同攜手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帶動霧霾治理速度,還美麗中國以綠水青山。
治霾需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形成合力
新華社原黨組副書記、副社長徐錫安出席首屆“治霾在行動”活動并致閉幕詞。他指出,舉行“治霾在行動”活動,就是要直面中國的環境問題。他強調說,總理曾表示“要像向貧窮宣戰一樣,向霧霾宣戰”,由此可見,中國的環境保護問題已經沒有任何退路可言。
徐錫安表示,霧霾是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這在別的國家也出現過。霧霾問題只有通過發展來解決;霧霾與人的活動有關,也只有靠人的努力才能解決。由于大氣污染成因復雜,涉及問題眾多,有些問題即使投入巨資也未必能夠一勞永逸地解決。因此,我們既要對已經采取的一系列治理霧霾的措施樹立足夠的信心,也應該充分預見到治理霧霾的長期性與艱巨性。“我們堅信,治霾是一場必定勝利的長期持久戰”。徐錫安說。
徐錫安認為,治理霧霾政府責無旁貸,但不能完全靠政府,而是要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形成合力,要形成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大氣污染防治長效機制。其中,企業的力量至關重要。他呼吁當天出席的企業,要堅持技術創新,同時也要將這些創新應用到社會實踐中、應用到百姓生活中,切實改善老百姓因霧霾天氣而“艱于呼吸”的困境。
徐錫安還指出,在這一過程中,媒體不能冷眼旁觀,要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幫助一些的企業將技術和產品推廣到需要的地方去,并且為的企業鼓與呼,“這是媒體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徐錫安表示,從長遠來看,中國治理霧霾的過程,就像是市場經濟中的優勝劣汰,經過這一輪“淘洗”,中國的經濟發展將更加健康、成熟,也更富有質量。淘汰高污染、低效能的落后企業,扶持更綠色、環保、健康的先進企業,終實現可持續發展,使環境得到改善,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美好的藍天。
企業:強化責任抱團出擊
“打造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的新型產業,是當前治理霧霾困局的必然選擇。提高環境友好型涂料的使用率,將對全國大氣環境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對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富思特新材料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祥恩說。
湖北龍飛翔實業集團產品研發及技術總監黃河博士表示,霧霾的形成和霧霾的地區,不是一時一地的問題,治理霧霾也需要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在這個過程中,有必要推廣防病毒、防PM2.5的防霾產品。
中國工業環保促進會會長楊朝飛表示,近年來,我國工業廢氣排放總量逐年上升,工業企業面臨十分艱巨的治污任務。在此背景下,要健全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環境保護的新機制,完成政府對環境保護治理體系的新要求。
環保部原巡視員李新民認為,“治霾在行動”需要社會各界全面參與,政府、企業都應盡各自的義務。
北京國電清新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趙邁認為,治霾一是堅持環保科技進步與創新,二是管理部門監管到位,三是社會廣泛參與監督,后,期待政府頂層設計,建立良好環保市場環境。
此次活動以“治霾在行動”為主題,圍繞建設生態文明的迫切需求、國家與地方政府的政策新規、企業創新對于大氣污染治理的推動作用等多項議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