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成為“變色龍”居民用水吃水安全誰來管
事件發生后,汝陽縣官方通報稱,對污染源加蓋防水雨布,防止雨水滲入土壤并帶出紅色污水。修建導流溝,將雨水和污水進行分流。對滲出紅色污水進行圍堵,并加入藥劑進行脫色澄清。
通報稱,對企業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并依據環保法律法規進行處理。天氣好轉后,將對受污染土壤進行徹底清除,從源頭上消除環境隱患。目前,馬蘭河紅色污水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河水已恢復正常。
無獨有偶,9月16日天一大早,成都市民麻女士送孩子上學時見到了從未見到過的一幕———鳳凰河二溝的河水變成了類似“橙汁”的橙黃色,連河堤也被染上了黃色。落差較大的地方,河水中還帶著白色的泡沫。河邊生活了10多年的住戶秦先生也證實,河水是近幾天才變成這個顏色的。
成都金牛區建設交通局水務科一名張姓工作人員表示,鳳凰河二溝污水處理工程每日處理污水2萬立方米,昨日由于降雨和上游來水,污水處理設施已無法滿足流量,出現溢流的情況。也就是說有未經處理的河水溢出,進入了王賈橋附近河道。金牛區環保局執法大隊大隊長周磊。周磊分析,在前期整治后,鳳凰河二溝沿河兩側小工廠大都關停,河水異常變色不大可能是工業排污所致。出現“橙黃色”河水,可能是上游降水,給河水帶來大量泥沙,加之沿岸生活垃圾被上漲的河水浸泡。“我們已經派出工作人員采樣,將對水樣進行分析。”
近年來,國內多地驚現“紅河”、“藍河”、“牛奶河”、“七彩河”等污染事件,也引發民眾對環境問題堪憂。就汝陽“紅河”一事,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史璞直言:“政府監管失職瀆職有責!沒有對責任人依法處罰,就不可能以此為戒!”
河流作為我國水資源重要的一部分,現如今成了“變色龍”。居民吃水用水安全誰來保障?相關部門監管失職,誰來承擔責任?違法排污企業的惡劣行徑何時才能到頭?……這些都是保護河流必須解決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