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政策逐步落地生根 環保設備行業高增速可期
8月27日,總理部署推進生態環保養老服務,以調結構促發展、推升級。
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即將在天津召開之際,總理與出席達沃斯論壇的企業家代表對話時表示,中國去年以來一直實施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沒有依靠強刺激來推動經濟發展,而是依靠強改革來激發市場活力。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環境保護部聯合印發《關于調整排污費征收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到2015年6月底前,調整污水、廢氣主要污染物排污費征收標準,提高收繳率,實行差別化排污收費政策,為推動企業排污減排建立有效的約束和激勵機制。
國務院法制辦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規定,我國將建立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實施排污許可制度,同時突出燃煤、機動車、揚塵等重點領域以及重點區域的大氣污染防治。
“對那些需要支持的企業、產業,它口渴了,我們還應該給它點水喝,這也談不上是刺激。”國務院總理說。他指出,中國去年以來一直實施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沒有依靠強刺激來推動經濟發展,而是依靠強改革來激發市場活力。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過程中出現短期波動是難以避免的,是預料中事,今年中國經濟主要預期指標是能夠完成的。
還表示,為處理好治理污染與穩定增長之間的關系,中國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關鍵是要淘汰落后產業,發展新興的節能環保產業,爭取讓新興的節能環保產業能夠跑過淘汰落后產業的速度,希望各位企業家能夠參與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這是中國未來一個巨大的市場。
環保主題投資或迎“黃金期”
環保行業被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首位,其發展空間可見一斑。根據國務院2013年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確立了節能環保產業到2015年,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并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的發展目標。
分析人士認為,政策是環保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而十八大報告提出“美麗中國”這一概念的實質是生態文明建設,其中直接的受益者當屬環保行業。正是由于政策利好所帶來的上萬億投資機遇,整個環保行業的發展空間十分廣闊。未來還將有更多環保政策和法規出臺,這些都是環保產業發展催化劑。
投資機構認為,隨著“十二五”減排步入收官階段,未來國家加大環保投入趨勢明確,一方面,后續投資或將進一步向該領域傾斜,預計環保行業未來行業增速有望維持較高水平。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業績延續較快增長的確定性很高,業績對于估值的支撐作用比較明顯,牛股或仍將不斷涌現。
“環保主題投資或將迎來佳“黃金期”,一方面隨著近年密集發布的、史上嚴給力的國家環保政策的逐步落實,環保行業未來高速增長可期。另一方面,環保行業利潤增速始終高于市場整體,業績對于估值的支撐作用比較明顯,再加上當前估值水平低于歷史平均,不少的環保企業仍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上述投資機構基金負責人說。
第三方治理“金秋”已至
《關于調整排污費征收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2016年底前,所有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均要實現按自動監控數據核定排污費;大力推廣政府從第三方購買專業服務,由第三方負責安裝、運營和維護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確保監控數據真實、準確。
工業水處理:從違規成本提升和工業企業本身的經濟性出發,工業水處理外包給第三方是大趨勢,工業廢水第三方處理進入快速發展期,而目前正處于發展初期。
危廢治理:工業危廢無害化處臵缺口大以及環保考核和監管力度加大的背景下,各地政府均將加快推進大型危廢處臵中心項目,危廢處臵第三方憑借完備的經營資質以及資金、技術、運營經驗優勢,將占據產業發展先機。
市政水處理:目前全國約一半數量的污水處理廠仍有政府運營,在財政緊的現實和提標改造壓力之下,將有越來越多的項目出售給第三方專業公司,進入市場化運營市場,這一趨勢之下具備較大整合潛力。
從環保產業各子領域看,目前各行業競爭格局都較為分散,大量技術水平低、運營效果差的企業存在;此次新征收標準出臺后,這類公司的成本面臨較大上升壓力,盈利或受到較大影響,給帶來兼并收購、提升市場份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