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上映的電影《等風來》的故事擊中了城市中卑微小白領的夢想,讓在拼搏中迷失自己的人們“給心靈吸吸氧,給精神松松綁”。
而在現實生活中,近期很多城市也紛紛上演“等風來”——引風驅霾。霧霾的頻頻來襲,暢快呼吸似乎成為奢望。于是乎,自然界尋常的“風”近期成了火爆話題。開辟城市風道,是亡羊補牢還是后的狂歡?是勞民傷財還是標準兼治?”【“引風驅霾”是否能解長痛?】
由亞行與眾多專家完成發布的《中國環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世界上污染嚴重的10個城市有7個在中國,而說起中國的污染重災區,那就不得不提河北省。在環保部日前發布的7月空氣差城市黑榜上,前十名中河北有7個!霧霾飄在天上,根子卻在地上。治理大氣污染,河北瞄準了產業結構調整和能源結構調整。【河北向四大重點行業“揮刀子”】
環境問題不光是大氣的問題,一個環境整體解決方案涉及的更多,有水、有氣、有渣。
很多人關心的還是水質。近日,杭州市林水局發布了2013年杭州市水資源公報,西湖和富春江水庫水質均為Ⅲ類,水體呈輕度富營養。去年一年,杭州因“水”一年損失46.3億,消耗掉的水,53.4%無法回收利用。而另一項統計數據也令人咋舌,去年杭州人向河里丟了3.4萬噸垃圾!【杭州人向河里丟了3.4萬噸垃圾】
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那廣袤的鄉土,有無數赤子的鄉愁。農村環保問題不斷被曝光,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加大了環境監管力度。然而,在個別地區,仍有一些企業無視國家法律法規,不斷挑戰著環境承受能力的底線。【福建394村民“告倒”放毒公司】
伴隨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人類正在不斷遭到各種污染的傷害,據數據統計,日本福島有數十人在核電站事故后自殺。核輻射威脅導致成千上萬的福島居民被迫疏散,至今絕大部分的居民仍未能返回家園。【日本福島核污染滿目瘡痍】
環境黑手,在這個城市里的每一個人,都脫不了干系。人類依靠環境而得以生存,環境決定著人類的未來。環境的好轉是由一點一滴的行動累積后形成的,“保護環境,從自我做起”!
以上就是今天的新聞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