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污染呈愈演愈烈之勢 聯動治理機制勢在必行
《青浦、嘉善、吳江三地環境聯防聯控聯動工作實施方案》已發布征求意見稿,囊括江、浙、滬三地的環境聯動機制已現雛形。通過建立三地跨省界區域環境監管、污染防治、應急處置聯動工作機制,加大對跨省界區域環境污染隱患的排查整治力度,嚴厲打擊各種環境違法行為。
為徹底鏟除“三不管”地帶的違規小污染企業的再生能力,河北魏縣與河南省南樂縣、清豐縣、內黃縣環保部門和有關鄉鎮政府聯合執法,定期溝通,對交界地帶的重污染小企業進行徹底、全面取締。通過建立“無省界”環保聯防等多項舉措,積極創新環境執法手段,嚴厲打擊環境污染行為,取得了顯著效果。
諸如此類聯動治理跨界污染的例子不勝枚舉,聯動治理機制成為今后污染治理的必然趨勢。
跨界環境污染主要是指跨越行政區域(省、市、縣等)的環境污染,給群眾生活和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影響,成為當前環境治理中的“頑疾”。由于地方分割、部門分割所引發的流域治理碎片化,加上GDP政績沖動,一些環境違法企業在跨行政區域地帶與執法人員玩“時間差”、打“游擊戰”,致使環境違法行為屢禁不止。
跨界聯動治污,有利于提升政府、企業和群眾環保意識,發揮廣大群眾對跨界污染的監督作用,讓跨界污染早發現、早查處、早治理。同時,跨界聯動治污,還需要建立市場經濟和法治環境下利益兼容的激勵機制與責任共擔的約束機制,盡快出臺征稅、補貼、生態補償等政策和措施,讓企業切實負起責任,主動加大對環境治理投入,從源頭減少和杜絕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