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問新法。有問必有答,輕松知新法。眾所周知,新環保法大限度地凝聚和吸納了各方面共識,并將于2015年1月1日開始實施。現場檢查能查什么?查封、扣押如何不瞻前顧后?按日連續處罰怎么罰?拘留能管住違法者?行政處罰能夠強制執行?連帶責任“帶”上了誰?限期治理還成排污借口? 【七問新環保法】
大氣十條。新環保法尚未出世,“大氣十條”已然即將年滿周歲。一年中,執行過程中多少存在一些“霧霾”和不確定性因素。如果撥開“霧霾”,我們是否有十拿九穩的把握?未來4年,《大氣十條》究竟又能十拿幾穩? 【大氣十條十拿幾穩】
七月空氣。“大氣十條”為我國空氣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證,然而情況并不樂觀。近日,環保部發布2014年七月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等74城市空氣質量狀況。數據顯示,三大區域PM2.5濃度比去年同期上升,北京今年第三次入全國差前十,京津冀13城無一全月空氣質量達標。路漫漫其修遠兮,空氣治理仍需上下求索。
【7月份空氣質量狀況】
七架客機。一邊是污濁空氣,另一邊是垃圾山。僅山東濟南一市,一天就能埋掉相當于7架“波音747”的垃圾量。為解決垃圾處理難題,近年來濟南市采取“焚燒填埋”方式變廢為寶,每年“消化”66.67萬噸生活垃圾焚燒,并“吐出”電量2.7億度,希冀通過科技手段打贏“垃圾之戰”。 【濟南科技打贏垃圾戰】
五水共治。大氣有“十條”,垃圾有“焚燒廠”,水的“十條”千呼萬喚雖然還沒出來,但有“五水共治”。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重中之重,而工業污水治理和節水則是治理的關鍵領域。浙江省市有關部門近日表示,2014年起杭州市將向工業水污染重點“開刀”,并預計在五年內基本解決工業水污染問題。 【杭州向工業污水開刀】
以上就是今天的新聞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