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市場規模超2000億元 “并購時代”降臨
借助政策東風,節能產業正駛入快車道,國內大型能源央企、集團企業也相繼進入節能服務業務領域,目前涉足節能服務業務的上市公司達50余家,節能服務產業已進入激烈的市場化競爭當中。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用能行業受宏觀經濟影響,遭遇嚴重產能過剩,盈利水平全面下滑,對節能服務產業而言,即是機遇又是危機,如何把握市場機遇,轉變節能服務發展方向,增強節能公司技術服務以及融資能力,顯得極為緊迫和重要。
如此大背景下,2014年8月12日,節能產業轉型發展與綠色金融創新高峰論壇在深圳召開。
會上,行業專家表示,目前市場上節能服務公司總量約近萬家,將近一半在國家發展委備案,其中上市公司涉及合同能源管理業務的超過50家,產業從業人員30萬左右。自國家發改委出臺合同能源管理財政獎勵辦法、推行備案制度以來,節能產業實現爆發式發展。而隨著大型國有企業、央企、上市公司、用能企業的介入,節能環保產業并購案數量也直線上升。傳統電力工程公司、熱能動力設備制造高、智能樓宇系統集成企業開始進入環保節能產業,成為節能市場中堅力量。
節能環保產業包括光伏發電、核電、環保建材、綠色照明等多個行業,涉及50多家上市公司。數據顯示,2012年底至今,僅綠色照明一個行業就發生了18起并購案,涉及金額達70億。
低碳環保聯合會秘書長田崇亮表示,節能環保產業的企業總數量會在2014年達到高峰,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善于利用資本工具者將會獲得后的勝利。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也在設立產業并購基金,通過產業并購基金對標的企業進行控股收購。并購基金通常會對標的企業進行3至5年的培育,以此來保證后續整合以及企業價值提升的效果。
據介紹,自國家發改委出臺合同能源管理財政獎勵辦法、推行備案制度以來,節能產業實現爆發式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并購案數量也直線上升。據同花順數據,2012年底至今,僅綠色照明一個行業就發生了18起并購案,涉及金額達70億。另外,上市公司紛紛設立并購基金,尋找收購標的。
投資管理公司負責人管春光表示,面對大型企業的競爭,中小型節能企業被或相關上市公司收購,“現在一些小型節能公司利用股權置換的方式,接受上市公司收購、并購,并呈現產業鏈縱向延伸和和跨行業的多元并購局勢。比如去年天立環保收購高氮合金材料企業吉林高氮,以及格林美收購江蘇凱力克鈷業等。
除了收并購外,環保企業也可以借力P2P平臺、股權以及碳金融等方式實現發展。環保企業可以采用融資租賃拓展業務,而光伏發電項目已近在深圳前海運營。另外,深圳排放權交易所金融事業部部長洪春雨介紹,企業可以考慮參加碳交易,未來也可以將碳資產質押給銀行獲得融資貸款。
節能環保產業作為國家著力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產業,2013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以來,各地也陸續推出相關指導政策。近日,廣東省也出臺了《關于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6000億元的發展目標。
節能環保概念股
1、智能建筑——泰豪科技、天壕節能
2、LED——三安光電、深天馬、萊寶高科
3、節能燈——浙江陽光、江蘇陽光、萬訊自控、天壕節能
4、節水——新疆天業
5、先進污水處理——創業環保、首創股份、中原環保、國中水務、巴安水務、永清環保、開能環保
6、先進大氣污染控制——龍凈環保、菲達環保、霞客環保、山大華特、先河環保、中電環保、三維絲、天立環保
7、循環利用——格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