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是指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經過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水質達到一定標準、可在一定范圍內再利用的水,被喻為城市“第二水源”,也稱中水。
推進再生水利用不僅可以彌補新鮮水的不足,還可以減少廢污水排放、降低對環境的污染。近年來,浦口區堅持規劃引領、科學謀篇布局,高質量繪制再生水發展藍圖,全面推動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積極探索再生水助力浦口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路徑。
堅持全域配置,
構建廠、站、網覆蓋新格局
加強再生水廠建設
2015年以來,浦口區加大再生水廠建設投資,累計投入2.3億元,分期完成珠江污水廠中水廠一期、二期建設工程,建成6萬噸/日再生水規模,目前正在實施珠江污水廠提標改造工程,計劃2024年完成,屆時再生水規模達12萬噸/日,出水達到地表準Ⅳ類標準。
因地制宜建設增壓泵站
浦口建成區南臨長江,北靠老山,整體地勢呈現北高南低,為實現高區再生水設施覆蓋,配套建設再生水增壓泵站,規模5.2萬噸/日,滿足高區用水需求。
統籌推進配套管網建設
結合浦口區城南河流域布局,累計投入2億元,分三期實施珠江污水廠中水廠配套管網建設工程,累計建成33公里再生水配套管網,實現城南河流域再生水設施全覆蓋。
拓展多元途徑,
建立豐富多樣利用新模式
工業用水方面。充分利用再生水流量大、余熱資源豐富、低碳高效等優點,試點實施再生水冷熱源交換,為研創園范圍內220萬平方米工業、企業提供優質的集中供冷、供熱配套服務。
市政用水方面。為滿足市政用水需求,浦口區分區域布設6處加水機,供市政綠化澆灑、道路沖洗等;同時結合市政公廁改造,新增2處公廁再生水利用,充分發揮再生水用途。
生態河道用水方面。目前城南河流域上游河道已建成14處補水點,根據豐水期、枯水期不同時間段,合理調度河道再生水補水量,目前14處河道補水點可實現日均約5.6萬噸再生水補水。
突出創新引領,
實現經濟生態效益新成效
探索生態環境修復新方法
浦口建成區整體地勢北高南低,枯水期上游河道經常性發生河水斷流、水體流動性差、水質超標等問題。浦口區創新“污水處理——再生水循環——河道補水”循環模式,變污水處理終點為水循環起點,改善水資源分布,并根據水環境調度需求,實現河道即時補水,改善區域水環境質量,助力創建幸福河湖。目前,浦口區已累計創建47條幸福河湖,其中省級示范6條、市級示范35條。
探索經濟效益提升新方法
通過工業用水為研創園片區供冷供熱,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0.9萬噸、減排約2.4萬噸CO2、77噸SO2、68噸NO,相當于植樹128萬棵,生態效益明顯。公寓辦公樓及商業體的供能收費標準分別為0.48元/kW·h和0.55元//kW·h,較傳統商業用電收費標準大幅降低,節約受供用戶成本;市政用水方面價格為1.5元/噸,較傳統自來水費(3.82元/噸)降低61%,節省優質自來水資源、節約使用成本,經濟效益明顯。
內容來源:浦口區水務局
編輯:孫雪
審核:李明陽、馬寧、康云
發布:康云
原標題:南京浦口:再生水循環利用 助力城市綠色低碳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