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專家研判:“光伏2024年有望超過水電,2026年將超過天然氣,2027年將超過煤炭成為第一大能源。”近兩年,受工業綠色發展、現代能源體系建設及可再生能源發展等一系列“十四五”規劃文件支持,加上地方層面布局加快,我國光伏產業規模空前擴大,技術迭代更新加速,現已形成最完整的產業鏈。
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我國光伏主產業總產值成功突破了1.4萬億元,加上輔助材料和裝備,總產值超過2.2萬億元,成為全球范圍內推進傳統能源替代的主力軍。作為產業鏈發展的貢獻者與最大受益人,光伏相關企業也借此積蓄了力量,實現市場擴張。到2022年底,國內138家光伏上市公司總市值已達到近4萬億元。
2023年以來,受益于市場的高景氣度,光伏企業投融資進度也在不斷加快。據維科網統計,僅上半年,就已經有近百家光伏企業發布融資需求,涉及金額超過3200億元。近期,江蘇國強興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國強興晟”)宣布完成今年第三筆戰略融資,即A輪融資,其“豪華”投資方陣容頗引人注目。
據天眼查公開信息,國強興晟該輪融資在8月7日完成,投資方包括中信證券投資、金石投資、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東方三峽、中交藍色基金、招銀國際和東海投資等多家知名機構與產業資本,具體金額尚未公布。其中,國建能源投資集團為國務院直屬企業,東方三峽則是東方電氣、三峽集團等合資設立的產業投資型基金管理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國強興晟2月份完成的第一筆戰略投資,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中國國新也有份參與。這樣看來,國家隊對于國強興晟可不是一般的重視。那么,這家2020年剛剛成立的光伏企業究竟有何魅力?
環保在線了解到,國強興晟隸由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之一的江蘇國強集團創立,旨在提供全球先進的智能光伏跟蹤支架系統解決方案,自身資金實力十分雄厚。成立不到三年時間內,其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光伏支架產業鏈,擁有江蘇溧陽、河南信陽、河北唐山、甘肅嘉峪關等四大制造基地,年產能峰值高達45GW。
同時,國強興晟在海外市場拓展上也是屢戰屢捷。截至目前,全球累計交付量超過60GW,客戶遍布于德國、澳大利亞、歐洲、拉美、中東、東南亞等眾多國家和地區。在2022年,該公司光伏支架出貨量持續突破20GW,蟬聯全國支架企業出貨量第一名。國內外市場雙重認可,國強興晟制造實力顯而易見。
當然因光伏賽道利好而受到國資關注的也不止國強興晟。7月份,正泰新能宣布完成C輪投資,由朝希資本領投,長江綠色產業基金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跟投,融資金額約為20億元。長江綠色產業基金也是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與三峽集團共同發起設立的,定位為國家級產業投資基金,首期募集資金200億元,未來計劃形成千億級規模。
總體來看,隨著碳減排需求日益增長,傳統化石能源替代升級已成必然,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廣闊,國資會保持高關注度也在情理之中。身在其中的企業,在大規模資本加持下,前景更令人期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