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數字中國、共同富裕重要論述和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要求,高質量做好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工作,進一步推動改革爭先創優,加強改革經驗推廣推介,營造濃厚的改革氛圍,為浙江“兩個先行”提供支撐保障,特在“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辦公網”“浙江省生態環境政務網”和“浙江省生態環境廳門戶網”“改革之聲”欄目,擇優登載各地各單位改革工作的創新做法、亮點成效,并同步推送省廳“官微”,供各級交流借鑒、互促共進。
為進一步精準破解河道污染物源頭不明確、河流水質易反彈、污染防治難度高等問題,今年7月,溫州市創設首個“水醫院”,并聘請17位專業技術人員為河道“把脈問診”,推動河流精細化整治,有效提升了水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自“水醫院”“開張”以來,已檢測河流水樣700余個、診斷問題500余個,實現10條河流排水口“一河一檔”“一口一檔”精細化管理。
一、多層面推動,增強水生態環境整治閉環管理。一是“全面體檢”,構建水生態環境基礎數據庫。采用無人機航拍、無人船水質走航聲吶側掃、現場實地走訪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河流水質加密監測和沿岸排水口、水下暗管、生活源、工業源、農業源及其他點源污染等精細化排查工作,并落到地圖上,構建各河流水生態環境基礎數據庫。結合市排水公司提供的污水管網、雨水管網、合流管網的分布矢量,建立排水口與陸域管網的響應關系,最終建立起“河流水質-沿岸排水口-陸域管網-排水戶”的全鏈條關系,全面構建水生態環境基礎數據庫。二是“把脈問診”,識別主要水生態環境問題癥結。結合現場巡查、水質加密監測、溯源排查結果,聚焦“最痛點”,對河流水質沿程變化情況、排水口水質監測數據、陸域管網雨污分流情況、排水戶錯混接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識別影響水質達標的深層次瓶頸及原因。通過“水醫院”排查診斷出具各河流診斷結果報告,制定排查診斷“一張圖”,分析各河流存在“癥結”和“病因”。三是“對癥下藥”,制定“一河一方”水質提升方案。圍繞“四個在哪里”問題清單,梳理各河流水環境問題的“主導病因”,對癥下藥提出切實可行的水質提升和污染防治對策及建議。并評估各污染源對斷面污染貢獻的大小,針對其中最重要的污染源,優先進行通報、推進治理。將岸上、岸下看作一個整體,推動系統化的水污染治理工程,根據各河流存在的主要問題,從排水口整治、污染源治理、水生態修復、環境監管等方面提出針對性的工程任務和重點工程清單。
二、多角度把關,提升水生態環境整治監管效率。一是穩固水質達標基礎。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的人員和技術優勢,針對具體的污染治理問題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有效破解原先專業性較差、跨部門協調難度大等問題,以勤奮河整治為例,“水醫院”課題組進駐現場后率先對勤奮河沿岸排水口進行了全面排查,累計發現127個排水口中超過40%的排水口上游雨水管內水質嚴重超標,再根據“診斷結果”優先篩選確定對河流水質影響程度最深的問題,提供整治的科學順序指導。二是提升環境監管效率。通過引智借力,充分發揮了“水醫院”課題組人力和智力優勢,很大程度上彌補短板,實現對河流的精細化、專業化管理,解決了以往水環境治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通過實現“一河一檔”、“一口一檔”精細化管理,有效緩解監管壓力,提升監管效率。持續推進入河排口分類分級管控工作,按照“有口必查”的原則,通過現場勘察、快速檢測等方式加強對河道入河排口的核查檢查,保持入河排口臺賬動態更新。三是助力街道深化治水。通過“水醫院”項目的開展與街道治水部門共享排查成果,實現基礎數據互聯互通,破解基層人員專業技術力量薄弱、彌補專業技術短板等問題,助力街道進一步深化治水,提升治水能力現代化水平。
三、多維度發力,確保水生態環境整治工作質量。一是深化精細化排查模式。第三方機構人員加強與街道、社區負責人員的溝通,了解掌握基礎資料后再進行精細化排查工作。此外,“水醫院”項目涉及到環保、市政、水利等多學科知識,第三方機構通過擴建人員隊伍,組建含環保、市政、水利等學科知識人員在內的專業組,充分發揮不同學科之間的優勢互補。二是提升排查工作質量。在河流“水醫院”工作探索過程中,逐步建立“水醫院”工作技術規范、操作流程等文件,明確排查要點、排查規范、排查邊界、責任義務等事項,規范排查工作,提升排查工作質量。此外,加強專業培訓,面向從業人員、服務機構負責人等,定期組織開展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標準、環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技術等培訓以及市政、水利等跨學科知識培訓,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三是加強信息化水平建設。鼓勵河流“水醫院”服務機構自行開發建設河流“水醫院”信息化平臺,將河流、排水口、污水管網、雨水管網、合流管網、排水戶等基礎信息集成到平臺上,并在每次現場排查時,將現場排查情況實時錄入到平臺上,實現規范化、智能化管理,有效提升服務水平與效率。通過大數據自動監控,根據排水口情況建立“三色碼”分類管理模式,提升監管效率。依托河流“水醫院”智慧化監管系統,實現由“人工管”向“智能管”轉變,不斷強化大數據智能化管理,為水環境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準確數據支撐。
原標題:(改革之聲)溫州市鹿城區創設“水醫院”項目推動河流精細化整治提升水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