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及依據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重慶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兩次親臨重慶視察,并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把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這條主線,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系列部署要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進一步筑牢,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成效顯著。
“十四五”時期是全市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關鍵時期,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切實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根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制定本規劃。規劃期至2025年,遠景展望至2035年。
本規劃是“十四五”期間統籌推進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依據。制定相關規劃、行動方案、政策措施時應當加強與本規劃的銜接,落實本規劃的要求。
二、編制過程
《規劃》編制歷經前期研究、現場調研、起草、征求意見、專家論證、銜接審查、合法性審核等程序,并通過了市政府常務會議、市委常委會會議審議?!兑巹潯肪幹七^程中,全力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從中謀思路、找方法、想對策;二是堅持開門編規劃,廣泛收集并充分研究吸納各方意見、建議;三是堅持做好規劃銜接,加強與國家有關部委、市級有關部門及四川省的溝通協調。
三、主要內容
《規劃》共10章36節,主要闡明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和“十四五”期間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指標、重點任務、工程項目、實施機制等?!兑巹潯返谝徽轮恋诙?,總結分析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機遇,提出“十四五”時期全面開啟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新征程的總體要求;第三章至第八章,提出了六方面戰略任務,包括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總抓手引領綠色轉型、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防范化解生態環境領域重大風險、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共建環境共保、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第九章至第十章,提出工程項目和規劃實施的制度保障。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服務新發展格局,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定力,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主線,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動力,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彰顯重慶山水自然之美、人文精神之美、城鄉特色之美、產業素質之美,全面開啟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新征程。
(二)目標指標。
突出重點,落實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精神,共設置7項核心指標,涵蓋節能降碳減排、環境質量、生態保護等方面:到2025年,節能、降碳指標達到國家考核要求;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四項主要污染物重點工程分別減排4.32萬噸、0.18萬噸、3.68萬噸、1.06萬噸;74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和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分別達到國家明確的目標,即97.3%和92.6%;森林覆蓋率由52.5%提高到57%,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升到43%以上。其他有28項工作指標在規劃任務中提出具體要求。
(三)重點任務。
一是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總抓手引領綠色轉型,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深化能源結構轉型,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扎實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促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二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基本方針,聚焦“治水、育林、禁漁、防災、護文”,劃定落實全市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持續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三是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關鍵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早日實現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的美好愿景,為老百姓帶來更多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把鄉村建設成為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園,使山水、田園、城市、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四是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強化風險意識、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加強對生態環境領域安全工作的統籌協調,加大放射性物質、電磁輻射、危險廢物、醫療廢物等生態環境風險要素防控力度,健全全過程、多層級環境風險防控體系,防范化解生態環境領域社會穩定風險,堅決擔負起維護安全穩定的政治責任。
五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部署,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扎實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共建環境共保,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川渝兩地生態環境工作。加強區域聯防聯治,深化與西部和長江經濟帶有關省市交流合作。
六是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健全我市生態環境治理的領導責任體系、企業責任體系、全民行動體系,提高生態環境精準治理、科學治理、依法治理能力,健全生態環境治理市場機制,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現代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原標題:《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 (2021—2025年)》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