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云南省創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促進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為了便于各級各部門以及社會公眾更好地了解和推動政策文件的貫徹落實,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現就《實施細則》作如下解讀:
一、制定背景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對云南提出了“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戰略定位。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設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為了將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轉化為我們的具體行動,加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和美麗云南建設,2020年5月12日,云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云南省創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7月1日起施行。《條例》在第六十五條中明確了“省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細則”。根據工作安排,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實施細則》的起草工作。在省級有關單位和部門提供起草材料的基礎上,通過采取專家咨詢、走訪調研、書面征求、網絡征集、座談交流等方式,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形成了《實施細則》。通過風險評估、公平競爭審查等工作,2021年7月12日,經省人民政府第11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實施細則》的出臺,有助于云南省建立健全生態文明排頭兵建設制度機制,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營造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氛圍,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為云南省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二、總體考慮
《實施細則》起草主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把努力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作為起草《實施細則》的根本遵循。二是突出重點。圍繞努力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目標,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筑牢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全面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重點;在具體工作安排上,突出省委、省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在《條例》基礎上對規劃管控、保護與治理、推進綠色發展、促進社會參與、加強保障與監督等方面工作進一步細化、實化,并對重點工作列出清單。三是注重結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相銜接,同時融入當前正在推進的碳達峰碳中和、鄉村振興、污染和減碳協同治理、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等具體工作,使《實施細則》既注重系統性、前瞻性,又抓住生態文明建設對生態、生產、生活三個方面的具體要求。
三、主要內容
《實施細則》由正文和附件組成,正文包括7個方面共24條。具體內容為:
第一至三條明確了制定《實施細則》的目的、依據和指導思想,以及由省發展改革委負責省生態文明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具體工作。
第四條是《條例》第二章(規劃與建設)的細化和補充。主要包括逐步健全國土空間規劃政策和技術標準體系、建立“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管控、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等方面內容。
第五至九條是《條例》第三章(保護與治理)的細化和補充。主要包括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加強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系統保護修復,大氣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內容。
第十至十六條是《條例》第四章(促進綠色發展)的細化和補充。主要包括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加強節能節水管理、推進綠色礦山建設、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推行綠色產品認證、塑料污染治理等方面內容。
第十七條是《條例》第五章(促進社會參與)的細化和補充。主要包括把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生態文明知識宣傳普及、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持續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等方面內容。
第十八至二十三條是《條例》第六章(保障與監督)的細化和補充。主要包括健全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建立健全多元化資金保障機制、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領域人才隊伍建設、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進行激勵和關愛、省直有關部門和州市人民政府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要求等方面內容。
第二十四條明確了《實施細則》的施行日期。
原標題:《云南省創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促進條例實施細則》政策解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