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徐州市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舉報獎勵辦法的通知
市派駐各縣(市、區)生態環境局,經開區分局、淮海港務區分局,各縣(市、區)財政局:
為進一步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市財政局對《徐州市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辦法(試行)》進行了修訂?,F將修訂后的《徐州市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徐州市生態環境局 徐州市財政局
2020年12月4日
徐州市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暢通公眾參與渠道,充分發揮公眾監督作用,嚴厲打擊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引導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守法經營,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環境治理的良好格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中辦、國辦《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以及生態環境部《關于實施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的指導意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依法應當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查處的環境違法行為及其線索的舉報、受理、調查、審核、獎勵、監督管理。
本辦法所稱舉報是指組織或個人(以下統稱舉報人)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反映企事業單位或其他生產經營者(以下統稱被舉報人, 包括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或者提供相關重要生態環境違法線索。
第三條 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堅持鼓勵舉報、分類管理、分級查處的原則,市生態環境局按月或按季組織獎金發放。
第四條 堅持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的原則。對舉報環境污染犯罪和重大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給予重獎,對舉報一般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以精神獎勵為主,以物質獎勵為輔。
第二章 舉報、受理及查處
第五條 針對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舉報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反映:
(一)市生態環境局網站(http://sthj.xz.gov.cn/hbj/)有獎舉報專欄或徐州市污染防治綜合監管平臺微信公眾號有獎舉報模塊;
(二)來信地址:徐州市新城區漢風路1號行政中心西區綜合樓徐州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信訪科收(注明有獎舉報),郵編:221008;
(三)來訪地址:徐州市新城區漢風路1號行政中心西區綜合樓D310。(各縣(市、區)來訪地址將會在市生態環境局網進行公示)
(四)其他途徑實名舉報線索經調查核實符合獎勵條件,且舉報人明確表示參與有獎舉報的,納入舉報獎勵范圍。
第六條 鼓勵舉報人協助生態環境部門進行調查處理。舉報人進行有獎舉報應當通過上述舉報方式,并提供真實信息。提供的信息和協助調查主要包括:
(一)舉報人真實有效的身份信息、聯系方式,聯名舉報的,應提供所有聯名舉報人有效信息;
(二)提供被舉報人名稱、違法行為發生時間、地點、基本違法事實等證據;
(三)提供檢測報告、音像資料、文件材料等能證明被舉報人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證據;
(四)帶領生態環境部門工作人員前往現場調查或者對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發生地和有關人員、場地、設備等進行指認;
(五)以其他方式協助生態環境部門調查處理的。
第七條 舉報下列嚴重污染環境行為,被生態環境部門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或處罰款100萬元以上的,給予舉報人5萬元至20萬元獎勵:
(一)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的;
(二)排放、傾倒、處置含鉛、汞、鎘、鉻、砷、鉈、銻的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3倍以上,或者排放、傾倒、處置含鎳、銅、鋅、銀、釩、錳、鈷的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10倍以上的;
(三)通過暗管、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灌注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的;
(四)重點排污單位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或者干擾自動監測設施,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
(五)具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企業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的;
(六)從事環境監測設施維護、運營的人員實施或者參與實施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干擾自動監測設施、破壞環境質量監測系統等行為的;
(七)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三噸以上的;
(八)其他嚴重污染環境行為。
第八條 舉報下列重大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生態環境部門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或處罰款10萬元至100萬元的,給予舉報人5000元至5萬元獎勵:
(一)未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大氣、水污染物的;
(二)超過大氣、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大氣、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大氣、水污染物的;
(三)通過偷排、篡改或者偽造監測數據、以逃避現場檢查為目的的臨時停產、非緊急情況下開啟應急排放通道、不正常運行大氣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的;
(四)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私設暗管,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水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
(五)未按照規定進行預處理,向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不符合處理工藝要求的工業廢水的;
(六)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的;
(七)向水體排放油類、酸液、堿液的;
(八)向水體排放劇毒廢液,或者將含有汞、鎘、砷、鉻、鉛、氰化物、黃磷等的可溶性劇毒廢渣向水體排放、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的;
(九)未按照規定采取防護性措施,或者利用無防滲漏措施的溝渠、坑塘等輸送或者存貯含有毒污染物的廢水、含病原體的污水或者其他廢棄物的;
(十)在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基本農田集中區域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建設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集中貯存、利用、處置的設施、場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場的;
(十一)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工業固體廢物,或者未采取相應防范措施,造成工業固體廢物揚散、流失、滲漏或者其他環境污染的;
(十二)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填寫、運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或者未經批準擅自轉移危險廢物的;未按照國家環境保護標準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或者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的;
(十三)擅自傾倒、堆放危險廢物的;將危險廢物提供或者委托給無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其他生產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的;未采取相應防范措施,造成危險廢物揚散、流失、滲漏或者其他環境污染的;在運輸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危險廢物的;
(十四)無許可證或者未按照許可證規定,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
(十五)向農用地排放重金屬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超標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礦、礦渣等的;
(十六)將重金屬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超標的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或者污染土壤用于土地復墾的;
(十七)未達到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報告確定的風險管控、修復目標的建設用地地塊,開工建設與風險管控、修復無關的項目的;
(十八)存在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
(十九)其他重大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第九條 舉報其他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生態環境部門處罰款5000元至10萬元的,給予舉報人200元至5000元獎勵。
第十條 根據舉報人提供舉報線索價值、對生態環境危害程度、舉報人協助調查的貢獻等,重點獎勵提供日常監管中難于發現,對生態環境危害嚴重,避免各類突發環境事件等線索的舉報人。鼓勵內部知情人舉報。
第十一條 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法律、法規、標準的修訂結合本市生態環境執法需要,對本辦法第七至九條舉報范圍予以修訂并向社會公布。
第十二條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設專職人員負責舉報獎勵相關工作。受理人員收到有獎舉報線索進行登記,并在15日內通過短信、電話、書面告知等方式通知舉報人是否受理舉報。
第十三條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在案件調查處理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核并做出是否獎勵以及給予何種獎勵的決定,在決定做出后5個工作日內通過受理舉報時確認的電話或短信通知舉報人。
第三章 獎勵
第十四條 對舉報人獎勵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一個舉報事項對應獎勵標準中一項給予一次性獎勵,特殊情況,可依據相應獎勵標準給予追加獎勵;
(二)同一違法行為有多人舉報的,只獎勵首位舉報人,舉報人順序以本辦法第五條的規定接受舉報的各途徑受理的先后時間為準;聯名舉報的,按照一案進行獎勵,登記所有聯名舉報人信息,根據各舉報人貢獻程度分配獎金;舉報一個被舉報人多項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按就高原則以一個舉報事項計算獎金;
(三)舉報案件被查處后,被舉報人再次出現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可繼續舉報并獲取相應獎勵;
(四)舉報人為內部知情人員的,按照相應獎勵標準加倍獎勵。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獎勵:
(一)舉報人提供的證據或線索事先已被生態環境部門掌握或被媒體曝光的;
(二)舉報人已通過其他渠道舉報并查實,再通過有獎舉報渠道反映的;
(三)舉報人為依法負有監督職能的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
(四)舉報人為生態環境系統工作人員(包括輔助執法管理人員)及其近親屬;
(五)不在本辦法有獎舉報范圍內的事項、舉報事實不清、舉報對象不明或僅反映污染現象的,不予獎勵,按普通舉報事項調查處理。
第十六條 舉報獎金以銀行轉賬方式進行發放。
舉報人為個人的,應當提供舉報人本人姓名、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與本人姓名一致的借記卡(非信用卡)開戶銀行及銀行賬號等信息;以組織名義進行舉報的,應當提供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電話號碼及與本單位名稱一致的開戶銀行及銀行賬號等信息。
現場確認資格的,舉報人應當攜帶本人身份證原件、營業執照原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按照通知的時間,到指定地點進行確認。舉報人本人因故不能到現場的,被委托人應當攜帶本人和舉報人身份證或營業執照等原件,并提供舉報人親筆簽名的委托書。
舉報人為內部知情人員的,應當提供真實有效的證明材料供核實。
逾期未辦理領獎手續或者由于舉報人提供的聯系方式有誤,自獎勵決定之日起30日內無法聯系到舉報人的,視為舉報人放棄獎勵。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十七條 將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經費納入部門預算,??顚S茫邮茇斦?、審計、監察等部門的監督監察。
第十八條 負責有獎舉報案件受理、調查、審核及獎金發放等環節的工作人員,對有獎舉報案件材料的信息及處理等,應當嚴格保密。嚴禁任何單位、個人對舉報人實施打擊報復。
第十九條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在核發獎金后,應當將有獎舉報的登記、受理、調查、審核及獎金發放等材料整理歸檔,建立有獎舉報獎金核發管理檔案。
第二十條 舉報人存在下列行為的,生態環境部門應提請相關部門依法追究其責任:
(一)制作虛假證明材料舉報的;
(二)制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陷害被舉報人的;
(三)以投訴舉報敲詐、勒索被舉報人的;
(四)其他違法犯罪行為的。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所稱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
危險廢物: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
污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的情形:(一)將部分或全部污染物不經過處理設施,直接排放的;(二)非緊急情況下開啟污染物處理設施的應急排放閥門,將部分或者全部污染物直接排放的;(三)將未經處理的污染物從污染物處理設施的中間工序引出直接排放的;(四)在生產經營或者作業過程中,停止運行污染物處理設施的;(五)違反操作規程使用污染物處理設施,致使處理設施不能正常發揮處理作用的;(六)污染物處理設施發生故障后,排污單位不及時或者不按規程進行檢查和維修,致使處理設施不能正常發揮處理作用的;(七)其他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的情形。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由徐州市生態環境局、徐州市財政局負責解釋。法律法規、規章等對舉報事項的調查處理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三條 徐州市生態環境局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另行公布。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實施。《關于印發〈徐州市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辦法(試行)〉的通知》(徐環發〔2018〕28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