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主管網道路恢復完成,主管道施工全部結束,進戶配套的小支管安裝正在進行。趁著天晴,我們加班加點組織人員推進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在晶橋鎮邵村,工人們正頂著烈日進行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入戶支管的開挖工作。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一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突出短板。近年來,溧水區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圍繞人居環境改善,積極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根據相關工作要求,今年年底,溧水區將完成214個整治提升村、美麗鄉村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全區農村(10戶以內或5年內計劃拆遷除外)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精細化施工 創新EPC模式嚴抓工程質效
在晶橋鎮,按照計劃,今年需要完成31個自然村的污水處理項目建設,邵村便是其中之一。邵村共有113戶居民,總人口332人,計劃投資200萬元,將污水處理入戶率提高到95%以上。
由于今年遭遇超長梅雨期,邵村污水處理建設項目施工進度有所延緩。“在溧水區水升辦和水務站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我們在第一時間籌備好了所有建設材料,天一放晴,我們就立刻組織工人搶抓項目建設,進戶施工安裝分管,目前邵村施工進度已完成65%,預計10月中旬完工。”現場施工單位負責人王健說。
在邵村的施工現場,每一項施工方案的落地,都由施工單位與設計單位在現場溝通、商議后決定。據了解,這是溧水區在農村污水設施建設上首次采用的新模式——EPC工程總承包。該模式是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承包,可以使施工單位和設計單位能夠實時溝通,做到邊設計邊施工,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有利于控制工程的整體進度和質量。
保障這項民生工程的施工質量,除了抓好建設本身,還要有過硬、專業的工程監理。溧水區水務局工作人員戴僑介紹說,今年,溧水區水務局專門建立健全“四個一”施工管理體系,即每村落實一個施工監督員、發放一本施工現場手冊、進場前組織一次崗前培訓、對主管材建立一個抽檢制度。同時,加大已建設施巡查力度,開展問題回頭看,聯合溧水區城建局質監站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強化施工現場管理,做好技術服務與指導,保障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和管網建設質量,確保建成后百分百達標運行。
全方位管養 確保農村污水設施穩定運行
與城鎮污水處理不同的是,農村生活污水存在排放點位分散、排放隨意、收集困難等治理難點。近年來,溧水區水務局結合全區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強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建設,有效改變了農村生活污水無序排放的現狀。
在晶橋鎮朱村,沿著一路繁花盛開的小路直達農村污水處理站點。站內,兩名工人正在清除雜草,打撈格柵井雜物。“我們每天都要巡查站點內情況,是否長出雜草,水泵設備是否正常運轉,管網是否堵塞,觀察水生植物生長情況,保證污水設施正常運行。”正在現場作業的曹光華告訴記者。
由于汛情期間雨水量增加,站點雜草生長旺盛,各個鎮街安排運維人員及時清理污水處理站點雜草,維護好站容站貌,并及時檢查設施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及時整改、及時記錄,確保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穩定發揮作用。
據了解,晶橋鎮朱村污水處理站點于2019年11月建成,站點投資25萬元,1900米配套管網投資120萬元,污水處理規模為15噸/日,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65戶260名人口從中受益。
“此項工程采用了A2O+人工濕地的處理工藝以及視頻監控系統,保障了全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的高效穩定運行,極大地改善了村莊人居環境,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晶橋鎮水務站有關負責人介紹。
全覆蓋治理 有效改善全區農村人居環境
農村的水域從發黑發臭到碧波蕩漾的巨大轉變,對村民而言,污水處理帶來的不僅是村莊環境“顏值”提升,還多了休閑活動的好去處。
“以前村民們直接把生活污水倒進河塘,污染了水環境,影響了村民們的生活。現在,許多村莊都建設了污水處理站,河塘也進行了整治,河水變清了,大家開始自覺保護這來之不易的好環境。”晶橋鎮邵村村民陳老感慨道。
近年來,為建設美麗鄉村,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溧水區立足實際,采取“區—鎮—村”三級監管模式,著力抓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維工作,確保污水處理設施項目順利推進,民生項目真正得到落實,千家萬戶從中受益。截至目前,溧水區共建設432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今年計劃建設214個農村的污水處理設施,當前,所有農村污水處理項目已有序開展施工例會及崗前培訓,嚴格規范施工制度。”戴僑告訴記者,為把疫情和汛期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溧水區水務局聯合溧水區城建局質監站多次聯合現場辦公,指導督促建設方加班加點推進項目建設。目前,214個農村污水處理項目全部開工,形象進度超過一半。
接下來,溧水區將緊緊圍繞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和誓創高質量全域Ⅲ類水等重點工作,創新治理舉措,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協調統籌、長效管護,持續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工作,進一步加強污水處理建設的監管和指導工作以及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日常巡查,按照序時進度,加快實施各類項目建設,確保年底實現農村污水行政村全覆蓋。
源頭活水,生生不息。在誓創全水域Ⅲ類水的過程中,溧水形成了“政府+市場”的獨特模式,由政府出資建造村莊污水處理設施,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溧水經驗”受到廣泛關注。2018年,國家審計署在審查重大項目政策落地時,表揚溧水因地制宜治理農村污水。“科學治水、全民治水、全面治水”的集結號,正在溧水大地重重奏響,為溧水守住家底,為人民留住鄉愁,為發展穩住根基!
原標題:“政府+市場”的獨特模式!溧水今年污水治理行政村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