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7日,浙江省郵政管理局表示,正式開展“371”生態環保工程,旨在進一步推進浙江省快遞業生態環保工作。
“371”生態環保工程——3項主要任務,7項具體抓手,1項總體要求。
浙江省郵政管理局稱,將聯動省內主要快遞企業、快遞包裝生產企業、高校與科研機構、認證機構以及相關政府部門和各行業協會,探索建立浙江省快遞綠色包裝產業聯盟,形成快遞包裝生產、使用、回收、循環的閉環管理模式。
目前,浙江省郵政管理局已建立推廣包裝物循環使用平臺,已建立快遞企業和快遞包裝生產企業黑名單制度。作為電商和快遞大省,浙江省在促進快遞包裝綠色化方面一直不懈努力。
201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就發布的《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就提到,到2020年,全省快遞年業務量預計將達到100億件,年業務收入超過1000億元。
意見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普惠城鄉、技術先進、服務優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系,快遞業發展繼續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綠色節能”躍然紙上,綠色發展路徑已現端倪。
2019年,浙江省以義烏、嘉興全國快遞綠色包裝試點工作為契機,推動國家郵政局“9571”工程取得實質性成效。全省主要快遞品牌企業電子面單使用率達99%;各級郵政分公司營業網點出售綠色包裝箱率實現100%;全省快遞網點已設置包裝物回收裝置近5200個。
2020年3月,浙江省郵政管理局啟動省政協第十二屆三次會議提案辦理工作,在收到的9件人大政協建議提案中,與快遞綠色包裝以及回收工作相關的政協提案占比超過70%。針對制定快遞綠色包裝政策法規、強化封裝標準實施力度、推動促進包裝循環利用等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2020年4月28日,浙江省人大到浙江省郵政管理局調研《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草案)》立法起草工作。
據悉,條例將聚焦6個方面的內容,其中就包括加強快遞行業生態環境保護,堅持包裝標準化、減量化和可循環,強化上下游協同,逐步實現快遞包裝材料的減量化和再利用,以綠色發展制度推動全省綠色快遞的先行先試。
專家認為,出臺《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對促進和規范全省快遞業健康綠色發展,推進全省快遞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方面都有著重要意義。
來自浙江省郵政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省每天產生生活垃圾7萬余噸,大城市快遞外賣包裝廢棄物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0%以上。目前,浙江出臺了一系列推進快遞物流綠色發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果。
但,約束性、強制性都還明顯不足。因此,不少專家也呼吁,盡快制定綠色快遞具體量化標準,完善快遞包裝可回收體系。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將組織制定快遞包裝物的行業標準,統一規格和材料;同時,對新材料的研發、生產、使用和回收的各個環節制定相關政策,希望對減量化的企業,或者使用降解材料實現循環利用達到一定比例的企業,在稅收、財政等方面給予一定支持。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