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7日,財政部發布2020年中央財政預算。
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安排的支出為838.65億元,其中生物質能發電補助為53.41億元。業界認為,2020年生物質發電補貼執行情況有望好于2019年,帶動實際補貼金額高于2019年。
對于生物質發電行業的支持,實際上從2020年兩會上就已經能看到一些風向標。全國人大代表提及生物質發電的建議有不少,這也表明我國對生物質能利用和資源循環再利用的重視。
有人大代表表示,“農林生物質發電購買燃料需向農民付款,其具有環保和扶貧的雙重屬性”,建議,繼續加大對生物質發電行業的政策支持力度;企業所得稅按實際補貼到賬金額結算繳納,電價補貼發放到位前,可緩繳或分期遞延繳納對應的企業所得稅。
也有人大代表稱,“推進生物質能應用,關系到能源結構優化,更關系到環境保護和鄉村振興”,“在農村地區,就地取材的生物質供熱應該得到優先發展,用于替代農村部分散燒煤”。
同時,有全國政協委員表示,重視生物質發電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實施垃圾分類后的長期規劃。
2018年,我國生物質發電同比增長14%。截止2019年底,全國已投產生物質發電項目1094個,較2018年增加192個;并網裝機容量2254萬千瓦,年發電量1111億千瓦時,年上網電量934億千瓦時。
截止到2019年底,全國25個省(區、市)農林生物質發電累計裝機容量973萬千瓦,較2018年增長21%;全國30個省(區、市)垃圾焚燒發電累計裝機容量1202萬千瓦,較2018年增長31%。
2019年,生物質能源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分別上升至2.84%和5.45%。而據《2020中國生物質發電產業發展報告》,生物質能將占到可再生能源消費增長的30%。
也就是說,其增長潛力還沒探底。
業界曾預測,到2020年,我國農業廢棄物產生量將超過50億噸,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900億千瓦時。其中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700萬千瓦,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750萬千瓦,沼氣發電50萬千瓦。
即值得注意的是,垃圾焚燒發電目前仍是生物質能源產業中的主力軍,但是農業廢棄物發電有望在“十四五”時期接棒,成為另一個增長點。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