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生態治理藍皮書:中國生態治理發展報告(2019-2020)》在京發布。藍皮書梳理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生態治理取得的成效,明確了當前生態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機遇,并發布了中國生態治理指數,提出生態治理政策建議。
12月18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院在北京舉行揭牌儀式。研究生院將積極爭取相關部委支持,采取“1+X”的聯合培養模式,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生教育為基礎,整合部系統各相關單位的優勢教育資源和培養平臺,大規模培養可快速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主戰場的特色型專業人才,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中國提供強力支撐。
12月18日,由中國節能倡議的“共抓長江大保護科技創新聯盟”在北京成立。該聯盟首批共有38家單位,涵蓋長江流域管理機構,相關中央企業以及高校等多家單位,從學科專業跨度到政產學研協同,再到地域空間分布,不僅能夠實現高水平的多元互補,更能集中力量聯合攻關,探索污染治理新模式。
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系統調查的基礎上編制完成《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域地質資源與環境圖集》。作為系統性的澳門海域地質資源與環境調查研究成果,圖集對澳門海域地質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和空間拓展利用提出了針對性認識與建議,將為澳門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與實施提供基礎資料。
生態環境部和農業農村部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生豬規模養殖環評管理相關工作的通知》,提出將繼續推進生豬養殖項目環評“放管服”改革,超過96%的生豬養殖項目(年出欄量5000頭以下的生豬養殖項目)在線填寫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無需辦理環評審批。
12月18日,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公布,并將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根據新《條例》,單位和個人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違規投放的個人“屢教不改”高可處200元罰款,餐館、旅館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這是自2012年《條例》施行以來,本市首次對其進行修改。
深圳能源12月17日晚間公告,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環保公司與瀚宇環境簽署了意向書,環保公司擬收購錦江生態51%股權。
中滔環保集團有限公司12月19日發布公告稱,雅居樂生態環保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同意購買新滔投資有限公司(目標公司)余下50%股權,總代價6.1億元。
位于浦東新區的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日前再迎重大利好:污泥單獨干化焚燒項目成功完成進泥系統測試。該項目作為上海“十三五”期間環保重點工程,白龍港污泥處理處置二期EPC工程由此完成了脫水、干化、焚燒、煙氣處理線全線工藝性貫通。
源自中國政府采購網日前公開消息稱,天津市北辰區水務局機關以 公開招標方式,公開北辰區農村給排水及水環境綜合改善工程PPP項目(項目編號:CMZX-2019-007)招標資格預審公告。該項目預算高達18.5億元。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何文波:“技術上看,產能置換無疑是有積極推動作用的。世界先進的設備和工藝技術,將在中國的鋼鐵企業技術改造或者新建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在產能置換和所謂的環保搬遷中,也出現了一些非正常的現象,值得高度關注,特別是一些畫地為牢、勞民傷財的環保搬遷應該停下來。”
針對行業內提出的有關鑄造業是否要調出“兩高”序列的話題,近日生態環境部回應稱,應推動鑄造企業實施節能減排改造,研究制定《鑄造行業綠色工廠評價要求》等一批綠色標準,引導鑄造行業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