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在去產能疊加環境污染治理加速釋放的冷熱交織背景下,環保PPP項目周期性升溫的信號越發明顯。新的經濟環境下,環保類PPP項目應當何去何從?與此前讓業界趨之若鶩的香餑餑相較,如今的環保PPP更像是大浪淘沙后,迎來了一輪從狂歡回歸的理性契機。
既能符合PPP模式的基本要求、項目價值,又被視作為急迫的發展領域,非環境治理板塊莫屬。
2015年以來,生態環境領域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快速發展。財政部PPP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財政部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管理庫累計擁有近9300個PPP項目,投資額高達12.3萬億元。這其中,生態環保類項目共計約800個。另據公開數據,截至2018年5月底,生態環境保護領域PPP入庫的項目大體上接近1700項,涉及到投資總額超過1.18萬億,分別占整個PPP項目數量和總投資的25%和21%。
就在同一時期內,生態環保累計投資額同比增長34%。但就在此前經濟下行壓力、去杠桿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2018年部分承接了較多PPP項目的企業出現一定程度的資金周轉困難,導致下半年環保產業整體規模及效益的增長不及預期。在環保PPP 項目中,流域水環境治理項目占了較大比例,相比于國企央企擁有較強的信用背書,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更窄,被波及更深。
然而,實際情況是,2018年的新項目比2017年同期僅僅下降了12%。財政部曾規定每一年度全部PPP項目需要從預算中安排的支出責任,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應當不超過10%。這也是防止PPP給地方債務問題帶來風險的紅線之一。“現在PPP的情況有些像2016年初。”一些業界資深人士感覺經歷一輪寒冬,PPP有了復蘇的跡象。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基礎設施投資在年內出現了增速回升,其中民間投資加快,PPP項目對民企進入的政策初有成效。
政策方面也在不斷的對PPP進行加碼。擬定中的《關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也明確,采取多種方式支持對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支撐作用強、生態環境效益顯著的PPP項目。在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采取多種方式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也成了各路環保群雄的共同心聲。5個月后,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 ,明確提出規范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
更讓環保板塊恢復信心的是,之前政策對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的影響在逐步放松,社會資本對PPP的信心也在回復。為進一步推動環保領域的PPP,生態環境部正在著手按照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從多方面進行監管和扶持PPP模式的市場環境。“將按照頂層設計,在環境領域選一批PPP示范項目,中央財政通過專項資金來支持地方關于PPP項目資本金注冊不足的問題,這個文件很快會出臺。”財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日前透露。
如今升溫后的PPP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回歸“術業有專攻”。過去,部分環保PPP項目更像是一個體量巨大的“容量包”,摻雜著諸多與環保無關的內容。在項目實施階段,缺少環境服務價格與治理效果有效掛鉤機制,難以對社會資本進行有效考核和約束。不過具體來看,還是要看項目本身,核心的是項目效益。“企業能否穩定向好發展,還要‘邊走邊看’。”行業人士說。
焦小平還指出,下一步財政部將下發規范PPP的發展意見,進一步明確政策界限、發展重點,穩定市場預期。近期隨著生態環境部打響了“七大戰役”,疊加市場需求及利好政策綜合作用,環保PPP項目已進入加速釋放期。而在PPP項目不斷規范嚴格發展過程中,更多PPP項目會向集中,民營將直接受益。相對應地,PPP治理模式推廣應用的同時,環保企業也正迎來更多開拓市場的機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