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在线观看,色偷偷伊人,免费一级毛片不卡不收费,日韩午夜在线视频不卡片

正在閱讀:專訪中科院生態中心楊敏:環保出海,如何跨越“水土不服”?
資訊中心


專訪中科院生態中心楊敏:環保出海,如何跨越“水土不服”?

2025-05-19 10:19:19來源:E20水網固廢網 綠谷工作室 關鍵詞:環保出海中科院生態中心閱讀量:1277

導讀:“走出去”是當下中國環保企業十分關注的話題,克服“水土不服”的辦法是“入鄉隨俗”?針對相關問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楊敏研究員為中國環保企業走出去提供了科學家的視角。
  “走出去”是當下中國環保企業十分關注的話題。
 
  但出海是有難度的。除了宏觀環境方面的風險因素外,還有市場與技術適配性的挑戰。比如環保的本地化需求差異,標準與認證壁壘等等。
 
  克服“水土不服”的辦法是“入鄉隨俗”?正在海外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中國科學家有什么見解?
 
  針對相關問題,E20綠谷工作室近日專訪了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楊敏研究員。
 
  近年來,楊敏在積極探索用中國智慧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路子,尤其是在與斯里蘭卡的科技合作中,通過技術合作、人才培養和企業跟進的模式,形成了具有示范效應的國際合作路徑。
 
  2010年楊敏開始組織面向發展中國家學員的“水與衛生國際培訓班”,2013年成立中國科學院-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水與環境卓越中心(CAS-TWAS CEWE)后,形成了國際培訓班、學位教育以及技術進修等形式多樣的國際人才培養模式,累計培養300余名培訓班學員,40余名博士/碩士研究生以及10多位進修學者,在此過程中與斯里蘭卡、柬埔寨、尼泊爾、埃及、伊朗等國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聯合承擔了一批國際合作項目,并與國內環保高科技企業合作在海外實施了一批示范工程。
 
  在培訓班學員的積極推動下,2015年3月,中斯兩國領導人在北京見證了中國科學院與斯里蘭卡供水部合作備忘錄的簽署。雙方決定成立“中斯水技術研究與示范聯合中心(簡稱‘中斯水中心’)”,開展不明原因腎病追因及飲用水安全保障研究。
 
  該項合作引起了兩國政府的高度關注,中國商務部提供中國政府援助資金建設中斯水中心大樓及配套科研設備,中國科學院成立了以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為主體的海外中心研究團隊,北京大學、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復旦大學、北京疾控等單位參加了腎病追因研究,空天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水生所等多家院內機構以及力合科技、北京泰寧多家中國企業參與了飲用水及水環境相關研究與技術示范。
 
  如今,總建筑面積約5000平方米、配有先進的水質分析設備的中斯水中心大樓聳立在斯里蘭卡排名第一的佩拉德尼亞大學校園內,為斯里蘭卡創造了優越的水科技研究條件,也為中斯科技合作與交流提供了最佳的平臺。力合科技提供的價值數百萬元人民幣的多參數全自動水質分析設備,在日常的水質分析業務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電滲析脫硬除氟設備、低維護電絮凝凈水設備、全自動納濾飲用水站、太陽能驅動家用凈水設備等一批先進的低成本水處理設備落戶當地,累計為病區5000余名村民和1300余名小學生提供了安全飲用水。
 
  2024年7月,斯里蘭卡時任總理古納瓦德納接見中國代表團,在聽取了楊敏對10年來中斯雙方合作成效的匯報后,高度評價中國政府及中國科學家對改善斯里蘭卡民生的貢獻,并承諾為合作提供全面支持。
 
  楊敏強調了企業參與的重要性。在合作中,他痛感技術落地的必要性,聯合一批走出去意愿高的環保高科技企業成立“‘一帶一路’環境科技產業聯盟”,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轉化中的作用,同時,也為企業探索走進海外市場提供了獨特的平臺和機會。
 
  團隊正嘗試將中斯合作模式輻射至其他區域。例如,在尼泊爾、柬埔寨、伊朗等國都實施了一些水處理、水質監測示范工程,同時,也在積極推進與埃及、越南、泰國、馬爾代夫、塞舌爾等國的交流合作。
 
  楊敏團隊通過問題導向的合作模式,將中國經驗轉化為解決發展中國家實際問題的方案,不僅提升了斯里蘭卡的水科技水平,也為“一帶一路”科技合作提供了可復制的范例,還為中國環保企業走出去提供了科學家的視角。
 
  以下為他的講述。
 
  01 市場適應與磨合
 
  說中國企業走進海外市場,技術和能力不被認可,其實哪里都一樣,你的根基淺,就不易被認可。
 
  如果說企業的東西在中國賣得好,想當然地認為在國外也賣得好,那很不現實。
 
  “走出去”肯定得有一個磨合的過程,適應的過程。
 
  你也不能完全按自己的眼光去做事,要主動進行換位思考,深入考量對方的認知框架、技術標準及立場差異,例如:產品質量、性能、價格,對方最關注什么?產品采用什么標準?弄清楚對方的想法,你就可以知道你的優勢在哪,可以怎么做。實際上,在國內市場上能夠叱咤風云的企業,哪個不是經歷了多年的打磨,慢慢適應國內的市場環境才生存下來的呢?在國外一樣的。
 
  你要想實實在在“走出去”,還想走得遠、走得穩,首先要學習對方的規則,了解對方的想法,同時要讓對方了解你,在交往過程中體現你的優勢。
 
  有些東西相對簡單點。
 
  比如說賣產品,產品的質量、功能和價格,在某種程度上是比較客觀的。參加展會,或者請對方過來考察、參觀,很容易通過一些平臺銷售出去——海外如果再有一些好的代理商,那就更方便了!你的產品質量如果符合了外方的標準和要求,最后就是價格問題了。
 
  說到標準問題,其實標準沒有高低之說。因為發展中國家很多都曾是西方的殖民地,習慣了使用美國或歐盟的標準。中國的標準也不差,但剛開始還是需要去適應對方的要求,以現行的標準為準。如果真需要標準認證,你就做個標準認證,按人家的套路來。
 
  當然肯定會遇到一定的障礙,要認清現實:海外市場,西方國家幾十年跟下來了,規則被認可了,不可能一下子就改變的。
 
  但是,機會還是有的。國外沒有,我們有的東西,我們自己就可以幫助對方先把標準制定出來。這樣,我們就慢慢掌握主動權了。
 
  我本身對標準制定很重視。比如說,斯里蘭卡目前還沒有大量采用在線環境質量監測設備,我們就可以開展一些合作,動員國內的龍頭企業捐贈一些設備,幫助斯方進行人員培訓和標準制定。這樣,在未來的在線環境監測技術領域,我們就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02 中國企業的好別人不一定知道
 
  問題是如何讓對方了解你?
 
  思維方式、商業模式是不一樣的。同樣一件事,中國人覺得事情做成就行了,最好做得高效一些。但是,在這些長期受西方影響大的國家,他們更重視程序正確,講規則,至于事情最終是否做成,那不是他們最在意的事。
 
  在環保方面也是這樣。斯里蘭卡生活污水處理率不到10%,但每個人都是環保主義者,他們關心氣候變化、碳排放、微塑料?,F在霧霾也開始出現了,但他們自己認為可能主要是鄰國傳輸過來的。盡管斯里蘭卡路上擠滿了冒黑煙的各種交通工具,但沒有人認為那些交通工具有可能也是霧霾的原因。
 
  中國的發展處于西方和發展中國家之間。西方基本上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完成了現代化,中國基本上在過去十年期間完成現代化。順利的話,斯里蘭卡等國家也許在今后三十年里走完這個路程。
 
  中國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既要保持效率優先的商業傳統,但更要構建跨文化的認知體系。主動適配目標市場的文化語境、法律框架及社會慣例。
 
  中國的企業走出去,最主要的是,不要想著做“一錘子買賣”,而是先做品牌,讓人家認可你,而你也去理解人家的社會和運作方式。
 
  03 多元化手段幫著中國企業走出去
 
  說說我們現在做的事。
 
  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最重要的海外基地設在斯里蘭卡。在斯里蘭卡我們已經形成了多層次的合作網絡,這主要是因為有國家的加持——我們在斯里蘭卡有一個國家級的水中心,是商務部援建的。我們與其他國家的合作目前都還是點狀的。
 
  我們跟斯里蘭卡城市發展與住房部和佩拉德尼亞大學簽署了三方協議,共建中斯水中心;此外,我們還與衛生部、中央環境署、國家投資委員會、供排水委員會等機構也建立了比較密切的合作關系。合作領域,從不明原因腎病追因和飲用水安全保障研究,逐步拓展到生態工業園建設、環境監測與管理、農業等多個領域。
 
  我們是跟政府和大學合作的。我經常創造一些條件,在合作中會有選擇地帶一些優良企業一起過去。讓中國的企業跟我們一起去考察,也創造一些交流的機會,讓他們跟政府官員們有一些對話,做一些專項的座談研討,讓當地知道我們企業的能力和技術水平。因為有我們搭建的平臺,就可以與當地的政府官員、學者平等地打交道,容易獲得對方的信任。當然這些企業在各自領域都是很優秀的,不能給我們抹黑。
 
  不僅有合作平臺,又有獨特的物理空間:我們在設計中斯水中心時就布置了一個800平米展示大廳,當時就想怎么把一些優秀的技術在這里進行展示。目前在這個展示大廳已經做了兩次比較大的中斯企業交流活動,讓中國企業在當地做展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一般的展會規模很大,人很多,交流深度不夠。我們這里只有十來家企業重點展示,我讓斯里蘭卡合作伙伴也邀請一些有需求的企業來,大家一起面對面交流。這樣大家可以交流得很透徹。
 
  另外我們也通過培訓班,通過來訪,做一些交流,有意識地讓斯方看技術應用場景,比如說污水廠,以及一些小型化站點,讓他們去參觀、考察。慢慢地,就產生了一些成效。
 
  我們也會組織企業參加一些海外展覽,包括在香港。香港政府也很重視這一塊,它每年10月份有一個亞洲國際環保展,展覽期間我們每年會有不同主題的論壇。今年十月底我們也準備與香港環保署合作在環保展上隆重地搞一次交流,安排了不少活動,包括邀請一些帶路國家官員過來交流。今年3月份在澳門也有一個展覽,我們配合科技部組織了一些企業參展。
 
  我們也在利用一些國際會議平臺或者國際展會平臺,帶著企業走出去,比如說IWA發展大會,每兩年在一個發展中國家舉行,發展中國家市場、企業、技術人員,在那里做展示、交流。今年12月份IWA發展大會在泰國召開,我們也在醞釀一個多層次的交流活動。
 
  04 水到渠成的生意
 
  2019年年底,我們與斯里蘭卡的合作伙伴一起爭取到在科倫坡舉辦了IWA發展大會,我們在展會上組織了南南合作研討會,并在展會上組織了六個企業展位。有一家做氣浮設備的企業在展示的時候,被斯里蘭卡的合作伙伴看中了,疫情期間居然銷售了四五套設備。
 
  2023年,疫情結束了,斯里蘭卡供水部部長過來,我組織企業開展了一次合作研討會。
 
  會上我見到一個我不認識的斯里蘭卡人。企業老總跟我介紹說:這是我的合作伙伴,我們已經做成了好幾筆生意。這次他來中國考察,我就邀請他一起來參加會議了。
 
  這位斯里蘭卡企業家很有國際視野,他全球跑,知道中國的產品質量好,價格便宜,所以,他就積極開拓中國的供貨渠道。他不僅在斯里蘭卡做生意,他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也做生意,慢慢地有可能就把中國制造向周邊帶出去了。
 
  聯盟企業的氣浮設備已經在斯里蘭卡賣出去十幾套了,這么小的市場,這個成績是很不錯的。但也不是什么東西都那么容易。有些產品時機還不成熟,還需要一些時日,這就需要大家慢慢去摸索了!
 
  05 學會打交道
 
  在這個過程中間,企業也要學會跟人家打交道。
 
  我們中國企業,大多數第一代的企業家,做產品宣傳和品牌敘事方面還是需要學習的。很多企業沒有形象設計,做PPT就是獎狀、證書、資質的簡單堆砌,這東西到國外去,人家看不懂,不知道這有什么意義,也不知道這些獎有什么區別。
 
  你跟人家交流,你就說我是誰,我是干什么的,我能干什么,我已經做成了什么,人家就明白了,不要形成感知上的偏差。當然,企業形象這方面的問題,后面年輕人上來可能會好一點。
 
  技術方面,其實人家并沒有說瞧不起我們,或者說覺得我們就不如歐美。
 
  問題是人家不知道你有什么。發展中國家來過中國的人,覺得中國跟發達國家沒有差別,沒來過的人會覺得:你也跟我差不多。而有機會來中國的人還是非常少的。
 
  我們有一個很大的責任,盡量把一些重要的技術官員和學者請過來看一看。我們做培訓班就是這樣的,請你來看,你就知道中國是怎么樣的。不光讓他們在北京上課、參觀,還帶到南方,主要是江浙一帶,坐高鐵去對比一下,看看實際建設效果,他們就會了解中國的情況。
 
  百聞不如一見。來過中國后,再跟中國企業做交流,這些人就能夠比較正確地認識中國的技術、中國的產品。
 
  不能光是我們去找人家,也要創造機會,盡量讓他們來中國看看。
 
  06 從賣東西到共贏
 
  走出去的第一步是賣東西,賣出去后還得合作共贏。人家也不能光是個進口商。你也得給人家的發展做點貢獻。
 
  漢班托塔港是中國在斯里蘭卡布置的一個重要的“一帶一路”基礎設施項目。在港口附近建設了一個非常大的免稅加工區,蛇口招商局負責運營,已經建得差不多了。中石化投資37億美金要在那里建設一個石油加工綜合體。
 
  我也在思考,能不能讓我們中國的環保企業一起過去做一個小的環保工業園。把一部分制造的東西在當地組裝,這樣產品不僅可以在當地用,還可以出口到周邊國家去。在跟一些企業談,他們也感興趣,希望今年這件事能有個眉目。
 
  走出去,首先就是學習、理解,把一些東西銷售出去,過程中間再想怎么實現共贏。
 
  07 傳奇起因,多方要素促成和斯里蘭卡的深度合作
 
  斯里蘭卡政治穩定,跟中國的關系總體上還是挺好的。
 
  這個國家的治理能力很強,英國殖民150年,管理制度非常完善,整個社會,頂層到基層,運作有序。政府官員素質很高,很多人也都在西方國家學習或進修過,所以很多人還是見識廣的。
 
  能做成一個事,不是個單方面想做就能做成的,它有各種因素在一起。我們能把這個事能做成,說明斯方合作伙伴也是很能干的。
 
  做事情也得有足夠的耐心,我們做了10年,今年是第十年。
 
  另外,很多東西是天時地利人和,也有一些巧合的成分。
 
  2010年開始,我們做培訓班,各個國家來的人都有。
 
  2012年第二屆,2013年以后,我就每年都在做這個培訓班。
 
  2012年的學員里面有一個斯里蘭卡人,叫Weragoda,是他們國家供排水委員會的一個中層干部,是這個有上萬人規模的系統里唯一一位博士,他很活躍。
 
  他培訓完回去以后就給我來信,說:我們國家有一種不明原因腎病,我們能不能在這方面一起合作?一下子把我說蒙了,我說:腎病我咋合作?我們也不懂醫學。他說:這個東西好像跟飲用水有關系。
 
  我就琢磨,想找個機會。
 
  當時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正在斯里蘭卡布設海外科研基地。邱華盛局長在與時任駐斯大使交流時獲知,斯里蘭卡因為飲用水有問題,導致腎病發病率很高。大使問邱局長中國科學院能否幫助斯里蘭卡解決飲用水安全的問題。
 
  那邊是病的事,這邊是飲用水的事,兩件事都對起來了。
 
  邱局長來找我,他問:“你們飲用水做得怎么樣?”我說:“我們在飲用水方面是實力最強的,不僅在中國是這樣,在國際上我們也不差!”
 
  他說,“那行,你盡快安排人跟我一起去趟斯里蘭卡。”
 
  我讓魏源送(研究員,現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實驗室主任),還有另外一個人,陪著邱局于2014年8月去斯里蘭卡考察。
 
  第一次去的時候,負責聯系的就是Weragoda博士,他作為中層干部,與供水部高層打交道也不多,在協調上開始不是很順暢。但最終他還是找到了常秘(常務副部長)。人家也覺得莫名其妙:中國方面來人,要通過大使館找我,或者外交部找我,應該是官對官,政府對政府。
 
  突然就直接是民間、個人來找,人家也不太熱情,但是還是安排我們的人去現場。
 
  2014年的9月初,邱局長突然給我打電話說:“你跟我去趟斯里蘭卡吧!我們去推動一下合作!”
 
  邱局長又提到,去的時候能不能簽個協議。
 
  但時間太緊,安排起來不是那么容易,人家還沒有理解到我們的重要性,也沒有覺得你能做什么。那時候我們不在斯里蘭卡當局視野里。
 
  最后協調,周末到部長官邸里去聊一會兒。這部長的父母以前都是國會議員,是跟周恩來總理有過交往的紅色家庭。我們去談得也挺好,說要好好合作。
 
  但到了12月,斯里蘭卡突然宣布大選,前總統下臺了,整個政府的人都換了。
 
  我們現在也傻眼了:前面跑了半天沒用了。
 
  但是也沒辦法,反正換了政府,只能再尋求其他的機會。
 
  后來得知新總統3月份要來華訪問,我們就想在總統訪華期間能把合作備忘錄簽了!
 
  過完春節我們就與斯里蘭卡供水部密切溝通,3月8號我們過去,跟他們當面溝通,跟部長一起討論了簽署合作備忘錄的事,謀求未來的合作。我們交流得比較順暢。
 
  談完了回來以后,我其實也沒太大信心,但還是報上去了。
 
  沒想到,3月26號,這個部長還真過來了,在雙方領導人的見證下,時任院長白春禮就在人民大會堂跟他把協議簽了。
 
  這個協議體現的是民生需求,幫他們建一個水中心,要做腎病研究,這也正是斯里蘭卡新政府極力想做的事。
 
  所以,有些東西不可復制。
 
  08 在科技外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些年,中國科學院在海外布設了10個海外基地,主要在亞洲,在非洲、南美也有安排。
 
  出去就是外交了,科技外交。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針對海外中心慢慢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規章制度,指導大家開展工作。
 
  我們一開始做這些事,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想法,只是給推上去了。做科研的人,最終還是要圍繞自己的科學問題產生技術成果,而我們這么做好像純粹是幫人家的忙,找不到自己的目標,自己的價值。
 
  在這過程中,我們逼著自己想,怎么樣去把它和做科研結合起來。因為首先更多的是做外交,是援助,其次才是做科研。別的人更多地是從自己的科研興趣出發去做項目,然后去做合作。我們是倒過來的,我們是去援助,是幫人家的過程中找科學的價值。
 
  09 民企在行動
 
  合作的這些公司,走得比較穩的,公司形成共識,把“走出去”作為下一個板塊和發展空間的,我覺得力合科技做得比較好。
 
  它去年在香港設立了子公司,在泰國、越南也設立了辦事處。做好布局,有一些業務慢慢就起來了。
 
  在海外到底賣什么設備,還需要思考,并不是中國的設備都適合。因為中國的環保標準要求,在世界上看還是很嚴的,設備產品的成本自然很高。
 
  比如全國建設了幾千座自動水質監測站,那多大的代價?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還沒這個體量去支撐。所以還得找適合他們的產品,還得去摸索。
 
  這些年,力合一直在跟著我們一起往海外走,做交流,捐贈設備,積累經驗,找機會,找切入點。
 
  因為環保產品不是電視機,不是民生產品,是公用產品,最小的用戶也是企業,很多用戶都是地方政府。你要針對需求去做產品,設計、生產方面,你有核心技術,按對方要求去做不是難事,但還是需要花功夫去思考的。
 
  無錫工源,做氣浮設備的,企業不是太大,但做得很專業。它的產品就賣出去了。
 
  還有一個我們很熟的朋友,原來在上海自來水工作,后來辭職創業。他跟著去了一趟柬埔寨后,一下子給迷住了,常年住在柬埔寨,已經在那里投資建設了五六個小型自來水廠,投資、建設、運行。
 
  民營企業都在努力,包括合續,也在積極爭取,合續不僅想在發展中國家中找機會,還想打開北美市場。
 
  民企更靈活,還有就是在國內拼殺習慣了,能承受得住。
 
  央企在海外有很大的勢力。中國政府援建項目,央企在國外接一個工程,馬上就帶起一支隊伍。但如何與這些央企開展海外合作,目前還沒有一個成熟的模式。
 
  斯里蘭卡小小一個國家里面,大型央企進入接近30來家,也很痛苦。他們也覺得老是去價格競爭和市場博弈太累了,也想跟著我們創造一些應用場景,來創造一些業務。
 
  今年三月,我們與中土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中土主要業務都是在海外。目前,中土也在思考業務轉型和新業務開拓的事,想跟中國科學院一起做些探索。
 
  10 對外援助光有好心是不行的
 
  我們跟柬埔寨環境部,簽了一個協議,要共建實驗室,所以我們利用科技部的一個項目,把國產設備弄過去。
 
  力合公司捐贈了一臺自動水質監測站,建在湄公河上。最近柬埔寨方面跟我說設備有故障了,讓我們派人去看。
 
  但他們辦事節奏很慢,我說:“我派人,你給我發邀請函。”邀請函遲遲來不了。
 
  有人說那我們是不是從別的地方去要邀請函?我說不行,就要他們發邀請函,逼著他們認真對待我們,認真思考跟我們的合作,只有這樣,合作才能深入下去。
 
  對外援助,也不能說“我帶著錢,我幫他”就行了,光去幫人家,光有好的想法,還是不行。他們還要有自身的付出和努力,要讓他們重視這個事。
 
  國際援助,為什么有的國家“越援越窮”?光一方努力肯定不行,要雙方共同努力,這是有教訓的。兩個手才拍得起來。
 
  很多企業打通合作第一步就要捐設備。我說:“錢要用到刀刃上。”比如有個企業要給那里的高校建一個在線的空氣監測站,跟我說:“楊老師,已經談好了,我馬上要捐贈了,你看怎么樣?”
 
  我說:“停,你別這樣。你先問他,設備過去以后,能保證運維嗎?”
 
  企業說:“沒事,我們遠程就可以了。”
 
  我說:“電費誰付?你問問看。”
 
  企業一問,果然電費沒人付。
 
  我說:“那你捐它干嘛?”
 
  捐助設備,如果對方不能長期維護、運行,你要么把它的運維都負責起來,讓它成為你的包袱,要么就躺在那兒,就白干了。你給人家東西了,但這不一定就是好事,如果沒有后續運維,人家會指著這些東西說:看中國援建的一個東西,就在那兒,一堆爛鐵。
 
  所以一定要讓對方有積極性,成為你的責任共同體。你干的事再有意義,對方沒積極性,好心腸有啥用?
 
  我們將繼續采訪已經和正在“走出去”的專家和企業人士,深化行業對海外環保市場的認識,請關注我們的系列報道。
 
  本期編輯:汪茵
 
  統籌:李曉佳
 
  原標題:專訪中科院生態中心楊敏:環保出海,如何跨越“水土不服”?
我要評論
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 按下綠色發展快進鍵 “一帶一路”釋放萬億活力

      新經濟常態下,古老的絲綢之路正煥發蓬勃生機。如今,綠色發展理念,不僅指導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也為“一帶一路”建設鋪就綠色主基調。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環?;?/em>環保產業
      2017-05-09 10:08:33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錯過行業資訊?

    訂閱 環保在線APP

    一鍵篩選來訂閱

    信息更豐富

    推薦產品/PRODUCT 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請發送郵件至:(郵件標題請備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聯系電話0571-87759680
    環保行業“互聯網+”服務平臺
    環保在線APP

    功能豐富 實時交流

    環保在線小程序

    訂閱獲取更多服務

    微信公眾號

    關注我們

    抖音

    環保在線網

    抖音號:hbzhan

    打開抖音 搜索頁掃一掃

    視頻號

    環保在線

    公眾號:環保在線

    打開微信掃碼關注視頻號

    快手

    環保在線

    快手ID:2537047074

    打開快手 掃一掃關注
    意見反饋
    我要投稿
    • 投稿請發送郵件至:(郵件標題請備注“投稿”)

      hbzhan@vip.qq.com
    • 聯系電話:

      0571-87759680
    我知道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楚县| 武夷山市| 沙洋县| 六枝特区| 竹北市| 大冶市| 平昌县| 亳州市| 和硕县| 利津县| 威远县| 酒泉市| 香格里拉县| 沙河市| 广丰县| 田阳县| 阿拉尔市| 四川省| 麻阳| 青川县| 思茅市| 永清县| 玉环县| 双牌县| 平谷区| 荃湾区| 轮台县| 耿马| 沾化县| 龙海市| 德格县| 泊头市| 苏尼特右旗| 上蔡县| 洛阳市| 陆良县| 准格尔旗| 青川县| 运城市| 通化县| 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