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環保在線 應用方案】印染廢水成分復雜、多變、COD高。針對印染
廢水處理難題,ROWER設備以離子交換膜技術為核心,可將反滲透濃水或高鹽廢水進行再濃縮減量化處理。
一、印染行業廢水排放概況
隨著工業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的工業廢水量日益增多。印染行業是我國工業廢水的排污大戶,據不完全統計,印染廢水排放量約占全國廢水排放總量的10%,每年大約有6——7億噸印染廢水排入水環境中。廢水排放量和污染物總量分別位居全國工業部門的第二位和第四位,占紡織行業廢水排放量的80%。印染廠每加工100米織物將產生廢水量3-5t,水資源利用效率較低,單位用水量是國外的3-4倍,廢水中污染物平均含量高達國外的2-3倍。印染廢水成為污染重、處理難度較高的廢水之一。
二、印染行業廢水來源及水質特征
印染廢水的水質隨所加工的纖維原料、產品的品種、加工工藝和加工方式不同,組成和性質差異很大。常用的纖維原料有棉花、羊毛、蠶絲、麻、滌綸、腈綸、維綸和粘膠纖維等。對于棉織物,采用的加工和染整工藝通常為:退漿、煮煉、漂白、絲光、染色、印花和整理等工序;對于毛織物,其加工和染整工藝為:洗毛、染色、洗呢、縮絨后沖洗、炭化后中和等;絲織物的加工及染整工藝為:煮繭、繅絲、廢繭處理、絲綢染整和印花等;亞麻織物的加工和染整工藝為:浸解、洗染、漂白、染整和印花等;苧麻織物的加工和染整工藝為:堿脫膠、酸洗、染整和印花等。印染廢水主要來源于印染加工中的漂煉、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
印染廢水成分復雜、多變、COD高,往往含有多種有機染料(如分散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冰染染料、活性染料、還原染料等)、助劑、油劑、酸堿、纖維雜質及無機鹽等,難以降解,一直是工業廢
水處理的難點。再者,印染廢水含鹽量高,直接排放容易帶來生態問題。印染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大量助劑,如燒堿、元明粉、純堿、氯化鈉以及含鹽染料均會提高廢水中的含鹽量。高鹽尾水如不經脫鹽,直接排放將會對受納水體的水質造成較大危害,甚至引發次生鹽堿化。
高含鹽印染廢水含鹽量高達4000mg/L以上,高達到15000mg/L。在這樣高濃度的廢水中,常規處理微生物很難存活,處理難度較高。隨著排放標準的日趨嚴格,水費的不斷上漲,廢水深度處理和回用成為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從現代化角度分析,印染廢水也是一種潛在的資源,這種廢水在處理到符合達標排放要求后,可以根據生產過程中不同工序的要求,進一步處理到生產用水標準,再回用于生產過程中,全部回用或部分達標排放,部分回用于初次漂洗水、設備清洗水等,或作為企業綠化用水、廠區地面或路面沖洗用水,企業內廁所沖洗用水等。印染廢水的再生與回用可大大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減少污水的排放量,減輕對現有水源的污染。
三、印染行業排放控制
2015年4月國家出臺了“水十條”,其中提出: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到2030年,力爭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到本世紀中葉,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專項整治重點行業,制定造紙、焦化、氮肥、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制革、農藥、電鍍等行業專項治理方案,實施清潔化改造.有些缺水地區也相應的根據當地的水質水量特點制定出了“零排放”的要求。
環保總局關于發布《印染行業廢水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通知,環發〔2001〕118號,鼓勵印染企業采用清潔生產工藝和技術,嚴格控制其生產過程中的用水量、排水量和產污量;鼓勵印染廢水治理的技術進步,印染企業應積極采用先進工藝和成熟的廢水治理技術,實現穩定達標排放。
2018年1月,山東環保廳印發《印染工業高鹽廢水污染防治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標準規定了印染行業高鹽廢水治理工程設計、施工、驗收、運行與維護等的技術要求。印染行業排放廢水中全鹽量超過山東省相應流域標準限值的,其廢水治理工程可參照本標準執行。標準中還規定了,企業應采用清潔生產技術,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降低廢水污染負荷;印染企業廢水排放前,企業應對廢水進行處理,以削減污染物對收納水體的污染;全鹽量超標的廢水排放前,企業應對廢水進行脫鹽處理,以削減鹽分對受納水體的污染;企業宜對濃鹽廢水進行綜合利用或分鹽處理,對不能利用的濃鹽廢水應進行末端固化。
四、印染廢水資源化處理工藝
印染廢水首先進入調節池,通過調節廢水的酸堿度,在混凝沉淀池內添加PAC、PAM的絮凝、助凝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降低廢水濁度。之后將廢水的pH調節至中性后,進入到后續的生化處理工藝,在生化處理工藝中,通過活性污泥的生化作用將廢水中的COD、BOD降解到相應的標準要求范圍,生化處理后通過混凝沉淀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污泥通過污泥脫水后,污泥外運處理;濾液回流到調節池內。混凝沉淀上清液出水通過微濾處理后,進入到反滲透處理系統中,產水達到回用標準,反滲透濃水進入到后續的ROWER脫鹽工藝。通過ROWER脫鹽設備的脫鹽后,ROWER產水達到反滲透進水水質要求回流到反滲透處理工藝當中;ROWER濃水根據客戶要求進行外運處理或者進入到后續的蒸發處理工藝中。
ROWER設備可將反滲透濃水或高鹽廢水進行再濃縮減量化處理。應用該設備后,整個回用水系統的回收率可提高到90%以上,極大地減少了濃縮液的排放量和后續蒸發系統的處理量。ROWER設備運行穩定,使用壽命長,噸水運行費用低,可大幅降低企業在實現污水“零排放”過程中的工程實施難度以及投資和運行成本。
ROWER設備的核心技術為離子交換膜技術。離子交換膜是一種含離子基團、對溶液中的離子具有選擇透過能力的高分子膜。根據對選擇透過的離子類型分為陽離子交換膜和陰離子交換膜。陽離子交換膜中含有固定的負電荷基團,在直流電場力作用下選擇透過陽離子,而陰離子交換膜含有固定的正電荷基團,利用相反的作用選擇透過陰離子。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是依靠直流電場力和膜的特性來實現的,所以也稱為離子選擇透過性膜。ROWER設備的主要技術原理為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通過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將原水中的鹽份以陰陽離子的形式濃縮,排出的淡化液可直接用于前段生產工藝,實現水資源的再生利用。

五、應用案例

ROWER印染廢水資源化處理工藝流程圖


注:本文系綠邦膜分離技術(江蘇)有限公司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處理。圖片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