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環保督查力度不減,鐵腕治污態度明確,堅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從土壤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噪聲污染治理以及新能源建設等各個方面多管齊下。未來還有高等院校的環保人才輸出,吉林省綠建動真章,見實效。
多管齊下建“綠”省 吉林狠抓嚴治促環保
自2018年6月20日起,住建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督察組就對吉林省長春市展開了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成效的專項督查。據悉,督查范圍涉及9個城區和開發區的75個黑臭水體。
長春有屬地市級監測站,專項督查以此為基礎,采取專家全程監督和比對,雙方進行樣品分析,共同確認的方式檢查黑臭水體治理成效。截至目前,長春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已經、準確、及時地完成了此次專項督查監測任務。
環保風暴席卷全國版圖,各省各市都在加緊治污排查和監管,吉林省也不例外。除了聯合督察組之外,吉林省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組也陸續入住9個市(州)以及其他重點區域,在全省范圍內全面鋪開工作。
此次省級環保督察組將著重6個方面的任務,包括決策的落實情況、突出問題的防范和解決情況、責任落實情況等等。這是吉林省夯實“黨政同責”以及“一崗雙責”的重要措施,督政和督企同步,完善整個環保督查體系。
可以看到,吉林省鐵腕治污的姿態非常之明確,打擊環境污染違法行為也是從不手軟。來自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的消息顯示,自5月起,吉林省就集中開展了為期5個月的打擊環境污染違法犯罪破案會戰。
截至7月5日,全省已經破獲環境污染刑事案件100余起,查處環境污染行政案件47起,形成了強大震懾力。7月10日,吉林省公安廳還召開了生態環境犯罪偵查總隊成立大會,強調發力、打擊,強化協作,堅決遏制環境違法勢頭。
從具體的各個環保領域來看,吉林省3月審議通過的《黑土地保護條例》已經在7月正式實施了。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發展策略,直面黑土地數量和質量雙下降的挑戰,推動黑土地保護、監測和監督管理等一系列職能落實。
在水務方面,吉林省一直致力于水生態文明建設。就在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之后,水利部門確定了這個主攻方向,河長制推行迅速出臺了900多個工作方案,構建了五級河長體系。此外,狠抓水生態修復功能,持續加強飲用水源地監管等措施都在有序進行。
還有噪聲污染治理方面,吉林省省會城市迎來了《長春市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規定》。至此,4類聲環境功能區敲定,環境噪聲限值更詳細清晰,邊界線圈劃更具體,將有利于全省下一步的噪聲污染整治工作展開。
而在新能源方面,吉林省其實風、水、光、地熱、生物質資源都不缺,頗有一些先決優勢。近年來,吉林省新能源產業發展也獲得了強有力的支撐,積極有序發展風電,重點支持分布式光伏,將生物質能源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低碳能源示范區建設……多管齊下。
值得一提的是,吉林還非常注重環保人才培養。6月底,吉林大學就正式為新能源與環境學院完成了揭牌儀式。會上,吉林大學表示,由26位兩院院士組成的戰略咨詢委員會將為該學科與航空航天工程兩個新學科的建設把脈問診,并與多家相關單位達成合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