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聚焦行業熱點,縱觀環保大勢。今天,中國環保在線就跟你聊聊,大紅大紫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近發生了哪些新鮮事。
要說2017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360度急轉彎,讓行業內人士大跌眼鏡。年初還不看好新能源汽車能完成年產銷任務,年末卻在3個月的時間里見證了一場真正的華麗逆襲。2018年開篇就不同了,各界一片向好聲,格外統一。
前幾日,關于樂視網創始人賈躍亭要打造200萬新能源汽車的傳聞還言猶在耳。現在,人們又因為一條“豪車與新能源PK”的消息振奮了。此次事件源于一組數據:2017年,中國豪車市場同比增速超過15%,總銷量260多萬;20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450%以上,迎來開門紅。
有人好奇,汽車市場整體增速一再放緩,豪車市場和新能源卻像是“不合群”一般蹭蹭走高,到底誰能成為下一個利益新高點?實際上,豪車和新能源怎么就一定要二選一呢?看看特斯拉,看看FF91,新能源與“壕”的結合不是不可能。
而且,這一趨勢在電動汽車產業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如同世界的汽車品牌捷豹,其首款純電動汽車I-PACE已經正式亮相,欲同特斯拉較量。雙電動馬達驅動,續航里程據說能達到240英里,聲稱動力電池使用壽命可達10年左右。在內部功能方面,該款電動汽車內置導航能夠顯示充電站分布情況。
還有以超跑聞名的保時捷,瞄準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不完善的痛點,為未來的Mission E以及Cayenne等車型建起了超級充電站。據了解,超級充電站20分鐘充電量能滿足大約400公里行駛需求。很顯然,充電樁之爭也是暗潮洶涌。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畢竟,目前讓消費者猶豫不決的因素中,電動汽車充電不便這個因素夠分量。光是宣傳“電動化是汽車的未來”無異于空口說白話,真正付諸行動,解決好續航里程和充電問題,完善整個電動汽車產業鏈才能消除“里程焦慮”。
為此,有在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上做文章的,也有在光儲一體化技術上發力的,還有以構建電動汽車信息共享網絡為突破口的。
一改“出門就摸瞎”的狀態,電動汽車“在哪兒能找到充電樁”正逐級開辟全覆蓋導航系統。由于本身續航能力強,并且加油站點多,傳統燃油汽車基本沒有后顧之憂。與之相反的是,電動汽車對充電需求則高出一截,還經常一出門就找不到充電樁。
現在,家用充電樁,公共單位充電樁基本能解決出勤和市內游需求。至于長距離出行,讓充電樁“看得到”是關鍵。這就需要建立充電樁信息網,并且通過APP或者內置導航顯示位置、開放時間、電樁類型等相關內容,以便行駛者更從容地安排日程。
2018年,被稱為新能源汽車“動能轉換年”。氫燃料動力電池汽車起步晚,目前還未成規模;混合動力汽車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里程焦慮”,但是過渡意味明顯;所以,純電動汽車實際上才是當下政策和市場拉動的“主角”。
為什么,網約車紛紛改換電力驅動,逐步淘汰傳統汽車?為什么,共享經濟下,共享汽車毅然決然選擇了電動汽車?為什么,傳統汽車廠商紛紛相約再戰電動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問題都將指向同一個答案:未來已來,電動化將是汽車產業下一個增長新“引擎”。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