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在“政策扶持+市場驅動”的產業周期下,產業結構優化、設備迭代速度的加快,也給新能源汽車企業帶來新的課題。當新的風口來臨,擺在新能源汽車企業面前的無疑是一片廣闊的藍海。在探索供給變革的業態格局中,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出現了哪些變革,未來又有什么樣的機遇和挑戰?
新能源汽車轉型進行時 擁抱智能化漸成趨勢
五年來我國新能源設備轉型的進程不斷加快,作為重要推動力量的新能源汽車也取得了不俗戰績,下一個五年如何發展備受矚目。
近年來,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推動之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呈現幾何式增長。自2014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出現飛躍式增長,產量與銷量分別從當年的7.9萬輛和7.5萬輛,增長至2016年的51.7萬輛和50.7萬輛。同時,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的市場格局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本土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的崛起,合資企業開始在中國市場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正在步入新一輪調整期。近期,伴隨著“雙積分”政策印發,“傳統燃油汽車禁售時間表”敲定,以及新能源汽車貸款高發放比例85%、對外加速開放等整體推進,一系列政策讓新能源汽車產業如沐春風。面對更嚴格的低碳環保標準,群雄逐鹿的巨大市場,誰才會成為真正的贏家?創新驅動,正在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主旋律。
當前,隨著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在緊緊擁抱技術創新帶來的紅利,以新技術新生態新格局,推動傳統新能源汽車設備制造、運營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轉型趕超。因而,融合智能化發展趨勢,也成為新能源汽車保持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在眾多業界人士看來,智能化是大勢所趨。通過“智時代”實現數據系統化管理,同時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應用體系,促進新能源汽車逐步融合智能技術。而數據化作為“智時代”的基礎,對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只有借助數據才能實現向高校系統解決方案與個性化設計綜合服務商靠攏。并終實現精益、專業化,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轉型。
憑借夯實的數字化基礎,搭建以數據架構與分析平臺為代表的解決方案,將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運營、后期維護等各類數據有機分析,根據市場需求提出相應解決方案。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涌現出大量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翹楚,它們往往通過大量的基礎數據與模型分析,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形成契合市場剛需的專業解決方案。
對于如何抓住機遇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再上新臺階,業內認為,首先要積極堅持集成創新,要融合材料、信息、自動化行業和物聯網等方面的新技術成果,統籌新能源汽車研發設計、過程控制、末端產業鏈全過程。其次要鼓勵新能源車企加快探索產業模式創新,圍繞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現實需求,加快提升高水平的新能源汽車整體解決方案。
也就是,能夠在瞬息萬變的商業格局中,緊跟市場風向,甚至跑在產業趨勢前面,以積極的應變來延續良性發展,這正是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亟需樹立的觀念。而在機遇來臨之際,誰將是下一個弄潮兒挺立潮頭,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