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原創視點】大氣治理、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等傳統領域的市場正從藍海走向紅海。而當初默默無聞“掃大街”的環衛市場開始發力,成為各大環保企業爭相角逐的新藍海。我們預計,隨著市場化率的不斷深入,環衛市場的規模將在2025年突破3500億元大關。
“全家撿垃圾”得罪你了? 不懂環衛行業就別亂說
近段時間有個新聞特別火:據媒體報道,8月29日,在江蘇蘇州,一個駕駛奧迪車的男子接連不斷從車窗向外扔垃圾,被女環衛工制止時,大聲辱罵環衛工“全家撿垃圾”。在社會各界紛紛聲討該男子的同時,小編表示震驚,似乎在這名男子看來“全家撿垃圾”竟然成了咒罵?這簡直就是對環衛行業一無所知!
行業無貴賤。在很多人看來臟、累、苦的環衛行業似乎低人一等,但那已經是過去。現在“掃大街”、“撿垃圾”的環衛行業早已經不是當初的那般光景。這一點,從環保行業的變遷和市場的律動,便能窺見一斑。
千帆競渡,爭搶蛋糕
在各大國企、央企還在為上億元的水處理或固廢處理訂單打的不可開交,在環保產業的另外一頭,環衛行業正呈現出一副百舸爭流、千帆競渡的盛景。隨之而來的天價項目訂單足以讓其他細分領域汗顏。
譬如,今年1月,龍馬環衛斬獲“海口市龍華區環衛一體化PPP項目”,訂單總額高達35.1億,在行業中掀起了滔天巨浪。6月份,僑銀環保簽署云南官渡環衛一體化PPP項目,訂單更是直接高達67億元,更是讓環衛行業賺足了眼球。
一舉打破過去企業規模小、產能低、地域限制等系列瓶頸,環保行業的格局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著劇變。行業“馬太效應”凸顯,具有核心技術的企業立穩腳跟,強者更強,弱者或被兼并或直接出局,市場秩序也在這樣的競爭中日益建立。
新興環衛市場之所以備受資本信賴,我們認為很大的一個原因在于環衛市場化的程度正日益加深。城市環衛業務有穩健的財務安排,有固定的年度預算,隨著市場的深入,這筆預算流入社會資本,項目具有很大的安全性,打消了社會資本的顧慮。
另外一點令社會資本青眼有加的原因是,目前為數不多的新三板環衛企業,業績表現極為亮眼。資料顯示,在2016年一整年的業績中,僅有一家公司出現虧損,其余均實現了營收與凈利潤的大幅增長。
突破在即,潛力巨大
正是因為看好這一正在壯大的藍海市場,各大環保企業紛紛將觸角伸向環衛領域。從新的動態和發展軌跡來看,目前布局環衛市場的企業分為4種類型:以新安潔為代表的傳統保潔公司;以北京環衛為代表的國有環衛企業;以啟迪桑德為代表的垃圾、污水處理企業向產業鏈上游延伸;以龍馬環衛為代表的環衛裝備生產企業向產業鏈下游延伸。
上述“大腕”的到來更進一步地推動了環衛行業的市場化進程。但需要認清的現實是,與發達國家近70%的市場化率而言,我國環衛行業的市場化率仍舊偏低,約30%左右,部分地區更是低于10%。但這并不是一件壞事,巨大的市場化潛力便意味著十足可觀的市場空間。
我們認為,城鎮化率的不斷提升,城市人口的大量涌入,交通基礎設施的擴建等,都將促使環衛行業的服務范圍及質量擴大。根據市場數據走向,我們預計,2017年我國環衛服務規模將超過1400億元,到2020年超過1700億元。而到2020年,囊括環衛設備在內的整個環衛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并在2025年達到近3500億的階段性突破。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