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一周看點】5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情況。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司長鄒首民、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標準研究所所長武雪芳參加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
圖片來源:環保部
主持人: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環境保護部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
環境標準是國家環境保護法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制定環境保護規劃、計劃,以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據,對改善環境質量、減少污染物排放、推動環境保護科技進步和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鄒首民司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標準研究所所長武雪芳,向大家介紹我國環境標準的有關情況,特別是《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鄒首民:環保標準是改善環境質量、減少污染物排放和防范環境風險的重要抓手,是環境管理和監督執法的重要依據,是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要保障。截至目前,我國累計發布國家環保標準2038項,其中現行標準1753項,依法備案的現行強制性地方環保標準達到167項。兩級五類的環保標準體系已經形成,分別為和地方級標準,類別包括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環境監測類標準、環境管理規范類標準和環境基礎類標準。
長期以來,社會上對于環保標準的寬嚴問題,控制污染物項目的多少問題十分關注。我國現行國家環境質量標準16項,已經覆蓋了空氣、水、土壤、聲與振動、核與輻射等主要環境要素;現行國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163項,其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75項,控制項目達到120項;水污染物排放標準64項,控制項目達到158項??傮w而言,我國大氣、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控制的污染物項目數量和嚴格程度與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相當。
下面我非常愿意回答記者朋友們所關心的問題,謝謝。
主持人:下面請大家提問。
南方都市報:據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2017 年底前發布農用地、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請問這兩個標準和現行標準會有什么區別?如何體現“分類管理”的要求?
鄒首民:我國現行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是1995年發布的,當時主要目的是防止土壤污染,保護生態環境,保障農林生產,保護人體健康。因為標準發布比較早,沒有對建設用地環境質量標準進行規定。近年來,我們陸續發布了一些場地的調查、監測、評估、修復的系列技術規范,為污染場地的治理和修復提供一些技術支撐。
但是由于標準發布的時間比較長,《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還存在著適用范圍小、污染物項目少、部分指標定值欠合理等問題,為此,我們從三年前加速了《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修訂,一個重要變化是對現行標準進行結構性調整,分成《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指導值》兩個標準,分別適用于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質量管理。從2015年以來,已陸續向社會征求了三次意見,目前還在進一步完善中。
這個標準與原有標準的大區別是針對土壤污染的特點,基于土壤環境風險管理理念制定,體現土壤環境管理思路的轉變。在體現分類管理的要求方面,一是體現在修訂標準根據土地類型分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分別制定;二是體現在對土壤污染程度的分類管理方面,針對污染物超標的程度以及土地的用途,可采取修復、改變土地使用用途、種植不同作物等措施。如不適合種蔬菜可以種一些糧食作物,糧食作物不適合的,可以種一些果樹;對于建設用地,不適于居住的,用于工業,工業不行的用于公園,根據不同的污染來源,控制它的暴露途徑,減少對人群的健康危害?!锻寥拉h境質量標準》跟水和氣的環境質量標準是不一樣的,用途的管制可以發揮很大的防護作用,修復僅是一方面工作。我們希望今年年底能把這兩個標準按計劃出臺。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