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一周看點】時間雖不長,但在不知不覺中,洱海的入湖水質已經大變樣,十八溪“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畫卷正鋪展開來…… “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以來,洱源縣圍繞改善和提升主要入洱海河流水質的目標,采取一切措施,動員一切力量,全力推進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迄今,主要入洱海河流水質朝著持續改善的方向發展。”大理州洱源縣副縣長段孔明介紹道。
史上嚴治理漸次鋪開 詩意洱海凝聚綠色正能量
如今,在以“詩意生活”著稱的云南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內,“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保護洱海,人人有責!”“洱海清,大理興!”這樣的宣傳標語隨處可見。
“療傷勝地”大理正為自己刮骨療傷,迎來了史上嚴的洱海治理。洱海是聞名遐邇的高原明珠,洱海一度成為“全國城市近郊保護得好的湖泊”之一。作為全國第七大淡水湖、白族人民的“母親湖”,洱海同時還是大理主要的飲用水源地。然而,洱海正處于富營養化初期和保護治理的“拐點”,水環境承載壓力持續加大,洱海保護治理已到了必須開啟搶救模式的時刻。
對洱海水質多年的監測亦顯示洱海形勢危急。據國家水專項調查,2016年,洱海流域污染負荷排放總量與2004年相比增加了50%以上。其中,餐飲、客棧服務業帶來的污染增長快。而且,這兩年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游客成為長時間流連于此的度假客,客棧就是這些度假群體的主要載體,由此產生的生活垃圾也必然是增多的。
3月27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發布關于劃定和規范管理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的公告,宣布從4月起,核心區內所有餐飲、客棧經營戶一律自行暫停營業,接受核查。按照通告,房屋建設手續合法且法定必備證照齊全的餐飲、客棧經營戶,必須自建污水處理設施,經驗收合格后可以繼續營業;證照不齊、房屋建設手續不齊的,依法取得法定必備手續后方可營業。
而在更早之前,一場的環保行動已在洱海邊展開,不僅是客棧老板,當地幾乎所有人都或主動或被動卷入到這場“保衛戰”中。另據人民網此前報道,截止目前,總投資56.7億元的“十三五”規劃項目已啟動實施26個,其中4個完成主體工程建設,47個正在抓緊推進,累計完成投資9.42億元,占規劃總投資56.7億元的16.6%。
公開資料顯示,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主要是實施洱海流域“兩違”整治行動、村鎮“兩污”治理行動、面源污染減量行動、節水治水生態修復行動、截污治污工程提速行動、流域綜合執法監管行動、全民保護洱海行動。與此同時,洱海界樁、環海路以及入洱海河道兩側的相應規定范圍內,都要劃入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執行嚴格的整治。
“七大行動”之下,當地人生產生活的方式正在改變。“政府主導、依法治理、科技支撐、社會支持,這十六個字是洱海項目得以完成的不可或缺的條件。”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洱海項目負責人孔海南表示,按照項目規劃,等洱海環湖截污工程一期、二期工程全部結束后,“流向洱海的生產、生活污水將被徹底截斷”。
此外,洱海環湖截污PPP工程正在穩步推進。洱海環湖截污二期工程將在保證工程質量前提下,計劃于2018年6月30日前全面完成,爭取早日實現環湖截污全覆蓋。大理州環保局的相關負責人毫不諱言地指出,目前,“洱海保護治理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所幸,洱海治理已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