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近年來,世界銀行的目光投向了中國的環保市場。繼國內幾家的環保企業與世界銀行簽署協議之后,中國又迎來了源自世界銀行的環境基金(GEF)贈款1780萬美元,助力我國的節能環保項目。
世界銀行助力中國環保項目 GEF充盈綠色融資市場
重磅消息來襲,世界銀行將為中國提供環境基金(GEF)贈款1780萬美元,用于建立節能的市場機制項目,助力中國實施節能環保項目。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大的能源消費國,并且煤炭一直占據著較大的比例,這也給我國環境可持續性和能源安全帶來了雙重挑戰。所以該基金的重點就是開發市場化機制,負責該項目的世行中國能源專家姜士德表示,這將助力中國制定降低煤耗和促進節能的措施和政策,建立結果測量、報告與核查的原則、方法和準則,設計和試點節能量交易體系,加強政府官員、第三方核查機構、節能服務公司、重點企業和省級節能中心的能力建設。
實際上,這并不是世界銀行次青眼環保項目。2016年3月,白通社就報道稱,世界銀行與白俄羅斯確定了合作關系,金額高達10億美元,其中就包括了節能環保領域。除了建立熱電站,雙方還在生活固體垃圾處理領域付諸了行動。
什么是世界銀行?
世界銀行(World Bank)是世界銀行集團的簡稱,由復興開發銀行、開發協會、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和投資爭端解決中心五個成員機構組成,凡是參加世界銀行的國家必須首先是貨幣基金組織的會員國。
從成立的初衷來看,世界銀行是為了資助西歐國家恢復被戰爭破壞的經濟。但是在此之后,世界銀行轉而投向了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縮小世界貧富差距,主要就是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中長期貸款與投資,支持發展中國家政府建造學校、醫院以及保護環境等等。
當然,世界銀行對于中國環保事業的關注和支持并不僅止于此,此次環境基金(GEF)的落地也僅僅只是世界銀行將目光投向中國環保市場的一個縮影。
世界銀行在我國已投資了大量重要環保項目,如果進行拆分來看,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銀行成員機構之一的金融公司(IFC)投資第二多的國家。據統計,僅2014財年,IFC就投資了20余個在華項目,金額達17億美元。
具體可以看到,2010年桑德與IFC在香港簽署《無約束諒解備忘錄》,融資計劃是7000萬美元,針對的就是中國水務市場; 2013年,光大與IFC簽訂了一筆7000萬美元的長期貸款協議,目的是拓展環保水務業務;2015年,私募股權機構RRJCapital、MTI環境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合水務有限公司都與IFC達成了相關合作;同年12月,北控水務還宣布獲得了IFC的長期優惠貸款3億美元,準備用于中國境內污水及自來水項目的收購、建設及運營。
浙江省寧波市是國內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的城市。寧波在2013年的時候簽約世行貸款寧波市城鎮生活廢棄物收集循環利用示范項目,2016年世行貸款廚余垃圾處理廠PPP項目落定,首創環保投資有限公司中標。而且,這個項目已經被列入財政部第二批示范項目,也是世行在我國的個PPP模式廚余垃圾處理項目。
寧波市餐廚垃圾項目并不是的收益者,廣東省啟動的一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也得益于世界銀行貸款。據悉,該項目在廣東省12家養殖場試點建設了牲畜廢棄物治理工程,世界銀行提供了65%的建設資金。年余過后,養殖場的規模化和資源化建設獲得了明顯成效。與此同時,給項目還以農業補貼的形式,計劃在28萬畝農田上開展環境友好型種植業項目,通過控制化肥農藥的用量來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曾有農場負責人感慨,“有世行項目支持,才有投資的底氣”。
若問包括世界銀行提供的環境基金(GEF)在內的環保產業基金究竟有多大的作用,碧水源董秘何愿平就曾說過,環保產業基金在一些重大工程建設中可以形成“投貸聯動”,以此提高抗風險能力。更重要的是,依托于類似銀行機構所覆蓋的資源,公司將能夠更快地搶占市場資源,提升市場影響力。
事實證明,越來越多國家政府和組織傾向于運用經濟杠桿來引導環保,世界銀行也不例外。相信在更多機構、企業聚焦中國環保事業的基礎上,在國家政策的保駕護航下,我國的環保市場將迸發出愈加璀璨的“綠色”之光。而聚集在環保事業大旗下的環保企業,用實力和能力武裝自己,緊跟發展的步伐,才能抓住來自各方各界的機遇,扶搖直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