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媒體導讀】為了“應對環保檢查”,某些企業“天晴日朗的時候開,月黑風高的時段停”,這種行為背后是一種僥幸心態。這樣的僥幸心理存在于多種行業的經營者腦子里,而且一度也是可行的“經驗”。現在,是時候放棄這種僥幸心理了。
應付環保檢查的“僥幸心理”是時候叫停了!
近日,有消息傳出多地鋼鐵企業“燜爐”停產,鋼材價格應聲而漲。“燜爐”原因據稱是應對環保檢查的措施。到底是市場因素還是環保緣由導致的短期漲價其實沒有定論,不過說到“應對環保檢查”,倒是我們很熟悉的現象。
無需否認,現實中有不少企業對環保要么沒有自律的要求,要么沒有達標的自信。通常的原因可能是游走于達標的邊緣,可能是煙粉塵治理設備的老舊,也可能是環保設施的開開停停,又或者是大氣環境差的時候應對一下,遇到好的天氣,出于效益的考慮就會暫停脫硫脫硝裝置的運轉。
有的天晴日朗的時候開,月黑風高的時段停。事實上,這種行為背后是一種僥幸心態。撇開達標與超標的邊緣思維,一些企業經營者甚至還期待著像往日那樣,候著時有時無的嚴厲環保風潮過去,等“寬松”的日子來臨,然后繼續在老路上行進。
不止是鋼鐵行業,這樣的僥幸心理存在于多種行業的經營者腦子里,而且一度也是可行的“經驗”。對此,有必要建議那些還存有此等習性的當家人:必須徹底放棄這樣的“運營理念”了。
從宏觀上看,2013年國務院就確定了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明確要求2017年底,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必須下降30%以上。
不僅在宏觀層面,在微觀領域,整體的環保生態也有了實質性的變化。前不久,浙江紹興就有公益環保組織打贏“污染官司”的開創性事例。而在此之前,民間的環保組織是無權監督、起訴污染東主的,這意味著監督的力量更廣泛了。
另一方面,曾經有過的,比如幾年前安徽蚌埠發生的事件,環保官員因環保執法“不利招商”遭領導停職的情景當下逆反了。與不久前“陜西出臺嚴厲的環保措施”報道相伴的事實就是很好的注解:“措施”不再是紙上的文本意義,該省戶縣因環保工作不力,涉事的縣環保局官員被集體免職。
再有,隨著技術手段的完善和便捷,監督、檢查之眼會無處不在,相信物聯網很快就會成為現實,彼時恐怕很難找到偷偷摸摸的時空:監管無時無處不在。
隨著人們責任意識的重塑,昔日基于國有概念和就業因素的一些實踐也會有所不同。比如象征性的罰款措施可能真的會被嚴厲的懲罰替代:作為國有單位的官員,撤職可能都是小事,承擔刑事責任在所難免,而那些非公營企業大佬同樣會享受“平等”的待遇。懲罰性的經濟制裁,不痛不癢的日子正在過去,真正有震懾作用、因處罰導致企業清盤、破產的實景我們一定會看到。
不只是環保觀念,就像許多安全事故的苗頭一樣,行走在邊緣,就算僥幸沒有出事,但惡習不改早晚必定栽跟斗。作為業主,與其還在夢想曾經的“風來風去”,不如踏踏實實地著手思考發展方略:如何在高要求的環保規制下做好產品和面對市場,這才是保證企業生存、保障員工就業的未來之路。
原標題:關于環保,必須放棄僥幸心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