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在能源供應日趨緊張、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發展新能源成為各國重要能源戰略。光伏、風電、核能、生物質能等眾多新能源中,太陽能易于獲得,這使得光伏在新能源行業中具發展潛力。公開資料顯示,過去十年,每年光伏市場的增速都達到了20%以上。
新一輪行業洗牌在即 2016光伏重煥生機
從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大幕開啟,到一系列配套文件的發布,2015年新電改頂層設計方案的出臺為光伏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其對購電、發電的優先權進行了重新界定,明確提出要優先賦予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優先發電”、“優先調度”的權利,使一直以來因較高成本而處于市場競爭劣勢地位的新能源擁有了具有保障性的“計劃電量”。
來自國家能源局的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為1513萬千瓦,全國累計裝機達4318萬千瓦,超越德國躍居太陽能光伏裝機首位。在經歷了2012年的艱辛,2013、2014連續兩年的價格大戰后,我國光伏行業終于在2015年強勢回暖。盡管仍在為棄光限電、“雙反”調查等問題而困擾,但在能源轉型和大力推動清潔能源發展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影響下,我國光伏產業前景引人矚目。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指出,2015年,多數光伏制造企業的贏利情況發生明顯好轉,且排名前十的組件企業平均毛利率均超過了15%。
步入快速發展期
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快速發展,成為能源生產以及消費方式變革的一大亮點。“十三五”時期,中國每年將新增1500萬千瓦至200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繼續保持強勁增長。
所謂光伏,即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簡稱,是一種利用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通過太陽能輻射轉換為電能進行供電,包括獨立運行和并網運行兩種方式。
自2008年起,我國的光伏電池產量便已連續八年位居,為提供的光伏電池產品累計達70%以上。自2013年起,中國連續3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超過1000萬千瓦,是規模大的光伏市場。目前,光伏發電已形成多元化格局,還將光伏發電與扶貧相結合,開辟了各種“光伏+”應用新模式。
另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318萬千瓦,成為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大的國家。去年,全國新增裝機容量1513萬千瓦,占新增裝機的四分之一以上。不僅如此,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的報告預計,我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于2016年將可望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
對此,業界資深分析人士查黎霞指出,“近年來,在國家新能源戰略下,政府加大對光伏產業的補貼力度,同時,資本市場也開始瞄準光伏產業,且國內用電成本下降,這成為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此外,在查黎霞看來,將光伏發電與扶貧相結合,這種應用新模式集中了有限的扶貧資金建設屋面光伏電站,而用電站其穩定長久的收益能解決村集體收入和貧困戶的增收問題,是一種新的扶貧模式。
優勝劣汰成新常態
利好的消息不止如此。光伏業界近日傳聞,一項由鑒衡認證中心和中國光伏電力投融資聯盟組織編寫的“光伏發電站評價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在經過更大范圍研討和修改后,有望在近期正式發布實施。
鑒衡認證中心主任秦海巖表示,規范實施后,將填補我國光伏電站在評級方法、技術水平評估、在線數據監管等方面的空白,打通光伏電站資產評估與融資交易的閉環。
顯然,“從目前收到的反饋信息看,該規范的應用達到了預期效果。”鑒衡認證中心副主任紀振雙曾介紹,以某電站建設后質量評價為例,運營單位根據檢測和評價結果,一是對電站存在問題的子系統進行了改造;二是調整、充實了電站運行狀態的監測指標;三是完善了電站建設的相關制度。
而在業內人士錢晶看來,“規范”大致會從四個方面對行業產生影響:其一,為建設單位尋求的電站承建方提供可量化、可視化的依據;其二,激勵電站承建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提升服務水準,給的電站參建單位創造更多的合作機會;其三,逐步淘汰劣質的參建單位;其四,給電站運營單位針對不同電站提供不同的運營指導,通過對電站進行評價,指導電站進行優化的調整和擴改,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運營單位的發電業績及服務質量。
“綜合效率指數也確實能客觀、全面的反映電站的發電性能和質量,而且是有數據支持的進行反映,我國以往的電站建設,鮮少有企業能量化的對電站進行評價,這樣就造成了主管意識摻雜過多,造成同一個電站,不同的人評價其優劣程度會有所不同;再者,‘規范’通過導入系列的評價指標,能客觀的反映出電站優勢在哪,劣勢在哪,也能讓電站的調整優化做到有的放矢。
技術升級加海外布局
“雖然中國光伏發電的規模較大,但其技術進步還有待加速。”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坦言,2015年開始啟動的“光伏”計劃正是為了推動技術加速進步。新一批的“光伏”基地項目可望近期推出,項目數約為4—5個。
“光伏”計劃是能源局的光伏扶持專項計劃,通過建設先進技術光伏發電示范基地、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等方式實施,要求項目采用先進技術產品。監測評估合格后,“”的先進技術產品將可以在國家項目中被優先采用。
2015年,“光伏”項目在山西大同啟動,項目基地總規劃為300萬千瓦,其中一期工程共15個項目,將建設100萬千瓦。據介紹,一期工程可望在今年年中全部建成。
梁志鵬表示,下一步還將推動光伏設備的海外制造,并以此推進中國新能源制造的化發展。“今后不止是中國制造,還要到海外制造,到其他國家布局,特別是在其他亞洲國家應有更多布局。”
中國在光伏制造和開發利用方面具備較豐富的經驗,產品性價比高,工程建設能力強,能源局將積極支持相關產業走出去發展,在更多地區建立光伏制造體系。
(本文綜合中國產經新聞報、證券日報、上海證券報、中國電力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