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沙漠生態新經濟 低碳行動治理頑癥
資料類型 | 文件 | 資料大小 | 0 |
下載次數 | 0 | 資料圖片 | 【點擊查看】 |
上 傳 人 | 默認 | 需要積分 | 0 |
關 鍵 詞 |
- 【資料簡介】
低碳是以低能耗、低、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的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的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2009庫布其沙漠論壇”日前在內蒙古七星湖舉行。論壇期間,記者就如何在沙漠中發展低碳經濟、如何用產業化思路應對荒漠化采訪了相關人士。
換一種思維看沙漠
問:我國的荒漠化程度有多嚴重?
劉拓:據第三次全國荒漠化監測結果,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3.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46%。荒漠化所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200億元;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達16億噸,許多地段河床高出居民區3—4米;沙塵暴頻發,許多物種瀕危或消亡;東西部貧富差距加大;中國上世紀因荒漠化造成的碳流失相當于15.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通過長期的努力,我國荒漠化防治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實現了荒漠化土地的凈減少,由上世紀末年均增加1.04萬平方公里轉變為年均縮減7585平方公里。
問:面對荒漠化,除了防治,還有其他思路嗎?
郝誠之:以錢學森院士為代表的科學家認為,應該換一種思維看沙漠資源,應該用知識密集型的沙產業理論,zui大限度把陽光留住,發展低碳經濟,寓防治于開發之中。知識密集型沙產業的技術路線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術、益”,既不是以犧牲生態環境作代價搞工業化,也不是搞單一的城市化,置沙區、荒漠草場農牧民的貧困于不顧;既有別于國外的“石油農業”,又有別于國內的“傳統農業”,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的知識密集型大農業。
王文彪:改善氣候環境,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發展的主流。“沙漠生態新經濟”應該是發展低碳經濟的一種新型經濟模式。
上一篇:ZJEP-D9500多通道真菌毒素快速檢測系統產品彩頁
下一篇:營業執照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kindlingtouch.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