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新型微生物探索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新路
資料類型 | 文件 | 資料大小 | 0 |
下載次數 | 0 | 資料圖片 | 【點擊查看】 |
上 傳 人 | 默認 | 需要積分 | 0 |
關 鍵 詞 |
- 【資料簡介】
日前,南京農業大學利用固體有機廢氣物研制出新型的微生物有機肥料。這項技術*了國內外肥料微生物制取技術和克服土傳病害的微生物有機肥料研制的空白,同時為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探索出一條新道路。
在泰國和我國江蘇、浙江、新疆等地進行的試驗示范表明,南農大新研制出的微生物有機肥料不僅能有效防治土傳病害,還有顯著的作物增產和土壤改良效果。施用結果顯示,使用該種有機肥比施用化肥增產30%到50%,比不施肥增產100%到150%。日前,泰國公主詩琳通接見了該技術負責人、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沈其榮教授,并親自在泰國大力推薦使用該肥料產品。土傳病被稱為作物的“癌癥”,病害發生時作物瘦弱、葉片黃化、開花延遲、果實減少,在干旱條件下極易死亡。我國在對土傳病害的防治方面一直缺乏低毒的農藥。在國家多個科學研究課題的幫助下,沈其榮率領團隊致力于利用固體有機廢氣物制取微生物有機肥的研究,通過對固體有機廢棄物的分解,沈其榮及其研究人員先后分離獲得拮抗土傳病害微生物菌種、分泌蛋白酶微生物菌種等200余株,研制出微生物有機肥、有機高氮肥和有機無機復合肥等多種高質量有機肥料。研究表明,新研制出的微生物有機肥對土傳病害,尤其是作物枯萎病的防治率達到90%以上。
據介紹,氮和磷是水體富營養化的元兇,同時也是很好的養分資源。如果把生活污水與工業污水分開收集處理,沉淀得到的生活污泥便是制造有機肥的上好原料,但事實上這些資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沈其榮介紹說,以太湖為例,目前整個太湖流域每年未加利用而浪費的有機肥原料約有4000萬噸,折算成干燥物重約1500萬噸,其中含氮30萬噸、磷40萬噸,還有鉀和其他微量元素。如果將這些全部制成有機肥料,相當于100萬噸左右的化肥,占江蘇省每年化肥施用量的20%至30%。“如果把這些有機污染物從源頭控制住,充分利用起來,不僅能生產出改善土壤活性,提高作物品質的有機肥料產品,還可以大大減輕對湖泊的污染,解決我國水體富營養化問題。”沈其榮說。
目前,研究人員已在江蘇宜興建立了江蘇zui大的農業微生物生產發酵基地,同時在常熟建立起全國zui大的固體有機廢棄物資源化(肥料)利用基地。通過兩個基地的銜接聯合,建成了利用固體有機廢棄物生產微生物有機肥、有機高氮肥等高質量有機肥料的產學研聯盟。
上一篇: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kindlingtouch.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