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弘閥門有限公司作者
D373H三偏心硬密封對夾式蝶閥設計規范
資料類型 | jpg文件 | 資料大小 | 71037 |
下載次數 | 11 | 資料圖片 | 【點擊查看】 |
上 傳 人 | 上海申弘閥門有限公司 | 需要積分 | 0 |
關 鍵 詞 | D373H三偏心硬密封對夾式蝶閥設計規范,D373H三偏心硬密封對夾式蝶閥,三偏心硬密封對夾式蝶閥設 |
- 【資料簡介】
D373H三偏心硬密封對夾式蝶閥設計規范
設計新穎、合理、結構、重量輕、操作方便、啟閉快捷;伸縮蝶閥不僅可以調節和攔截流量,還可以補償管道內溫差引起的熱脹冷縮。也可為閥門的安裝、更換和維護提供方便。夾式硬密封蝶閥的密封部分可以調整和更換,提高了密封性能。三偏心硬密封蝶閥近幾年發展很快,其密封圈從早期的多層結構發展到密封效果更好,使用壽命更長的整體式金屬結構。對夾式硬密封蝶閥的主要優點如下:
對夾式硬密封蝶閥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等優點。對夾式硬密封蝶閥尤其顯著。安裝在高空地下通道內,由二位五通電磁閥控制。操作方便,可調節介質流量。中、大口徑硬密封蝶閥全開時,流阻小,有效流通面積大,啟閉速度快,省力,可通過旋轉盤扳手90度完成啟閉。因為蝴蝶扳手的媒介力量兩岸的轉軸幾乎是相等的,轉矩的方向是相反的,打開和關閉扭矩很小,低壓下,可以實現良好的密封,密封材料對夾式硬密封蝶閥的丁腈橡膠,氟橡膠,可食用橡膠和聚四氟乙烯襯里,因此密封性能好。對夾式硬密封蝶閥是一種軟、硬金屬疊層板,具有硬金屬密封和彈性密封的優點,在低溫下具有優良的密封性能。
2 D373H三偏心硬密封對夾式蝶閥設計規范結構特點
三偏心蝶閥密封圈一般采用多層結構(帶夾層或不帶夾層),其單層厚度僅2~3mm,從而具備了一定的彈性,但這種結構也存在缺陷。
①多層之間不易實現緊密貼合。
②由于硬密封蝶閥需要較大的力矩才能實現氣泡級密封,而單層厚度較薄,雖然容易實現密封,但層與層之間容易發生翹曲。
③雖然采用的是多層結構,但真正起密封作用的只有其中一層。因此,針對一些要求苛刻的工況,采用了整體密封圈結構。雖然整體密封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彈性,但提升了閥門的使用壽命,在循環動作上千次的情況下仍能保持較好的密封性能。
3 D373H三偏心硬密封對夾式蝶閥設計規范受力分析
從密封圈的受力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多層密封圈,還是整體密封圈都存在密封圈周邊受力不均和變形不均的問題,從而影響密封性。因為密封圈周邊相對支承邊伸出的長度不同(類似于懸臂長度不相等),即X1≠X2。另外,閥桿軸線徑向偏心B的影響,在閥桿力矩的作用下,密封圈周邊的密封力和產生的應力不等,有高壓力區和低壓力區,導致密封圈周邊的變形不一致。這種沿周邊不一致的變形,影響了閥門的密封效果。為了使低壓力區域產生足夠的密封比壓,需要更大的力矩才能使閥門密封,但是加大力矩會導致高壓力區域的比壓超過密封面許用比壓,導致閥門的密封性能逐步下降。
4 D373H三偏心硬密封對夾式蝶閥設計規范等強度密封圈設計
針對三偏心蝶閥密封圈受力不均影響密封性能的情況,以及整體密封圈彈性不足的缺點,設計了一種新的高彈性等強度整體密封圈,使X1=X2,并相應改變蝶板和壓板的外形使其與密封圈邊緣的距離基本相等,以及盡量減小閥桿軸的徑向偏心值B。密封圈與閥座接觸起密封作用的厚度仍為2~3mm,這樣在保證密封圈具有高彈性的同時,在密封圈周邊形成均勻一致的應力和變形量,以達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如果要求采用對夾式硬密封蝶閥作為流量控制,主要是要正確選擇閥門的通徑和型式。對夾式硬密封蝶閥的結構原理特別適用于制造大口徑閥門。它不僅廣泛應用于石油、天然氣、化工、水處理等一般行業,也用于火電站冷卻水系統。
對夾式硬密封蝶閥結構特征
弟一個偏心:軸偏離密封面中間線
弟二個偏心:軸偏離管路及閥門中間線
弟三個偏心:其的偏心閥座斜錐角與管路中間的夾角,這樣,使得閥座與密封圈在閥門整個開關過程中*脫離。這種結構既利用了凸輪效應,又*消除了摩擦,去除了磨損和泄漏的可能。
對夾式硬密封蝶閥零泄漏:三偏心蝶閥依靠安裝在蝶板上的復合不銹鋼密封圈來實現零泄漏。
5 D373H三偏心硬密封對夾式蝶閥設計規范選材及加工
三偏心硬密封蝶閥的密封圈一般選用304或304L奧氏體不銹鋼,鋼材強度較低。當密封圈厚度較薄時(等強度密封圈的密封唇厚度一般為2~3mm),容易產生彈性,但也容易產生塑性變形和翹曲,導致密封性能下降。因此,為了使等強度密封圈獲得較好的密封性能,選用17-4PH或17-7PH沉淀硬化鋼,其時效后硬度為32~36HRC,屈服強度>860MPa,并在閥座密封面上堆焊鈷基硬質合金,硬度為38~43HRC,兩個密封面之間存在6~10HRC的硬度差,密封圈具有高彈性的同時不容易發生翹曲,這些措施都為獲得良好的密封性能提供了保證。
等強度密封圈的結構特殊,要通過機加工均勻的去除X尺寸部分的金屬,需要銑床一層一層的加工,獲得近似曲面的等強度密封圈,或者通過5軸加工中心進行該曲面的加工。同時,與密封圈接觸的類似于懸壁梁長度的零件,如蝶板及壓板的外形設計和機加工,也是確保獲得等強度密封圈的關鍵。
6 D373H三偏心硬密封對夾式蝶閥設計規范工裝設計
為了保證等強度密封結構的密封性能,設計了保證閥座密封面和蝶板密封面(即密封圈)精度的加工裝置,其閥座密封面和蝶板密封面的加工采用了相同的底部斜板,確保兩工件的角度一致。并通過采用相同的工裝進行磨削加工,以進一步提高密封面的表面精度。
D373H三偏心硬密封對夾式蝶閥設計規范技術性能規范
設計標準 GB/T12238 API609 壓力溫度等級 GB/T12224 API609、ASME B 16.34 結構長度 GB/T12221 API609、ISO5752、ASME B 16.10 法蘭型式尺寸 GB/T9113、JB/T79 ASME B 16.5/B 16.47 檢驗與試驗 GB/T9092、GB/T13927 API598 公稱壓力 1.0 1.6 2.5 4.0 6.0 Class150 Class300 Class600 試驗壓力 殼體試驗 1.5 2.4 3.75 6.0 9.45 2.93 7.58 15.0 高壓密封 1.1 1.76 2.75 4.4 6.93 2.07 5.52 11.03 低壓密封 0.6 適用溫度 -46℃~500℃(不同的工況溫度選用不同的材質) 適用介質 水、油、氣及各類腐蝕性(不同的介質選用不同的材質) 7 D373H三偏心硬密封對夾式蝶閥設計規范密封面加工
通過工裝可以保證兩個密封面獲得*相同的角度,并獲得一定的表面精度。由于密封面是一個錐面體的斜切部分,在車、磨等切削加工回轉360°時,大部分行程中刀具空轉,沒有與工件接觸切削金屬,只有一小部分行程中刀具與工件接觸切削金屬,形成了斷續的加工過程。工件在脫離切削和漸入切削的瞬間,會受到瞬時的沖擊,這些因素導致加工后的曲面存在不可修復的微小尺寸偏差和微小的不規則變形。
由于密封面是一個錐面體的斜切部分,使得閥座密封面和蝶板密封面不能進行研磨。所以密封面的微小尺寸偏差和微觀不平整度只能通過密封圈本身的變形來消除,這需要加大閥桿的力矩。但是在力矩超出限度后,閥門密封性能會降低。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三偏心硬密封蝶閥的密封試驗中正向試驗壓力升高到一個臨界數值時會導致泄漏(理論上正向壓力是幫助閥門密封的,壓力越高越容易密封),這個臨界壓力與密封面的微觀不平度及尺寸偏差等有關。經過分析,密封圈毛坯采用了覆蓋原斜錐尺寸的結構。這樣在進行密封圈的車、磨等加工時,刀具都處于切削加工狀態,避免了不連續切削,可以很好地確保密封圈的密封面尺寸精度要求。
如果閥座密封面在加工過程中也處于連續切削狀態,需調整閥體的部分尺寸,但這可能導致閥體質量增加。在整個加寬的閥座密封面范圍內堆焊硬質合金,在車削和磨削過程中,雖然在開始和有一段還是處于不連續切削,但是在與密封圈相配合的整個有效密封區域內是連續切削。由于機加工過程中采用加寬的密封面毛坯,還需要改進閥體和密封圈的工裝,才能保證順利加工和確保加工精度的要求。在完成車削和磨削后對閥座和密封圈的密封面進行研磨,以消除微觀的表面不平度,獲得近似于鏡面的表面精度,從而保證優良的密封性能。在進一步按圖紙尺寸加工,去除此工藝方法導致的多余金屬之前,進行密封試驗。此工藝方法成本較高,如鈷基硬質合金的堆焊用量增加等。
8 D373H三偏心硬密封對夾式蝶閥設計規范結語
三偏心硬密封蝶閥的高彈性等強度密封圈改善了密封圈的受力分布,使密封圈周邊在閥桿力矩的作用下有基本上均勻一致的應力和變形。針對在加工過程中的不連續切削和無法研磨問題,提出了在制造過程中工藝加寬閥座密封面和密封圈的方法,以使密封面在加工過程中處于連續切削狀態,改善切削加工條件,改善刀具和工件的受力情況,獲得更好的表面尺寸精度,并可以實現閥座密封面和蝶板密封面的研磨。通過這些措施獲得三偏心硬密封蝶閥優異的密封性能和的使用壽命。
硬密封蝶閥零泄漏是通過蝶板上密封圈的彈性來實現的。該密封圈的總結性是通過其徑向的壓縮和柔動產生的。密封圈與閥座接觸面為斜錐面。密封圈與閥座之間的接觸角產生輕微的"楔式效應",使密封圈發生柔動和徑向壓縮。正由于閥座與密封圈之間均勻接觸以及密封圈的柔性,使得加載在閥座上的載荷均勻,從而用小的扭矩實現嚴密的切斷。扭矩產生的彈性使得蝶閥嚴密關斷,而與介質流向或介質壓力無關。
上一篇:熱固聚苯保溫板生產設備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kindlingtouch.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