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朋能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作者
康菲招聘廣告引爭議 稱漏油事故提升品牌度
資料類型 | jpg文件 | 資料大小 | 59889 |
下載次數 | 25 | 資料圖片 | 【點擊查看】 |
上 傳 人 | 重慶市朋能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 需要積分 | 0 |
關 鍵 詞 | 漏油,漏油事件,招聘門,康菲招聘廣告 |
- 【資料簡介】
漏油持續康菲又陷“招聘門”
業內人士稱利用溢油事故提升度是對中國公眾利益的踐踏
渤海灣漏油事故讓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進入了中國人的視野,但其犯了錯還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著實讓人費解。渤海漏油事件康菲公司著手建造更大的集油罩來源:湖南電視臺所屬欄目:騰訊視頻
漏油還在繼續
溢油事件zui早在6月初就發生,直到7月初才被媒體曝光,可是康菲公司并沒有停止B、C平臺的生產作業。這使得已持續兩月之久的溢油事件仍在惡化,康菲不得不在12日又對外坦白:已調整集油罩的位置到新滲油點,礦物油油基泥漿溢出總量增加到400立方米,約2500桶。溢油量截至目前已達3217桶,遠超zui初估計的1500桶。
兩個多月過去了,渤海漏油事件非但沒有畫上句號,反而因怠慢拖延愈演愈烈。與有關部門的三令五申、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不同,肇事者美國康菲公司似乎頗為從容,不僅未在*的清理期限內完成清污,還“遮遮掩掩、刻意隱瞞”,直到被事實逼到了墻腳,才勉強承認之前未盡力排查溢油風險點。
國家能源網信息官韓曉平曾分析指出,這段時間其實就是康菲在刻意隱瞞:“康菲沒有及時地把這個事情做好,而是更多花時間去搜集證據來減輕罪責,康菲在這個問題上非常不道德。”
讓人費解的招聘
然而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近日康菲公司在其上的一則潤滑油業務招聘通知。稱“近期,隨著中國渤海灣康菲鉆井平臺漏油事件的不斷演變,使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的度得到了很大幅度的傳播,也使得美國康菲潤滑油被越來越多的行業內人士所關注,業務成交量同比大幅度提升,業務人員工作量大幅度增加”。
康菲潤滑油部門一位相關人士稱,由于zui近康菲中國在渤海灣漏油事件處理過程中,度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一些原本不怎么知道康菲品牌的客戶現在也知道了康菲。“這反而帶來了業務量。”該人士稱。
據上述人士稱,康菲潤滑油業務此前一直采取的是營銷的方式。康菲希望借此機會拓寬渠道,并“借助這次品牌廣泛傳播的機遇,共同分享康菲潤滑油成長所帶來的喜悅。”
在招聘通知中,康菲潤滑油的定位是“做中國潤滑油行業zui有意義的品牌;做潤滑油經銷商zui喜歡賣的品牌之一。”康菲稱,“為此,公司決定面向整個潤滑油行業,尋找一批有經驗、懂管理、市場開發能力強的區域,以各種可能的形式與公司合作,借助這次品牌廣泛傳播的機遇,共同分享康菲潤滑油成長所帶來的喜悅。”
并表示此次招聘,并不要求入聘人員到西安總部工作,而是采取業務分包的方式,被招聘人員將依據自己之前所擁有的渠道來開展業務。
漏油事故躲躲藏藏消極處理,在招聘中反而把錯誤當成利器,著實讓人費解。
怎么能那么牛?
康菲公司面對污染事故如此輕描淡寫,讓人知道了什么叫“南橘北枳”。有業內人士表示,作為一個跨國企業,康菲公司的做法,不啻為對公司社會責任的放棄,也是對中國法律制度的嘲諷。*區區20萬元的上限罰款,與國外動輒上億美元處罰相比,不過是撓癢癢。這或許可以從一個側面解釋康菲公司的淡定,它似乎扼住了中國環境法律制度漏洞的“命門”。
外國和尚沒能念好經,甚至念起了歪經,不得不讓我們有所反思。墨西哥灣漏油,BP到現在還沒緩過勁兒來,200億美元的賠償足以讓一個牛哄哄的企業不寒而栗。而在康菲身上,到目前為止,除了20萬元人民幣的罰款,*問責的唾沫和輿論譴責的口水,好像也沒有什么更給力的措施了。
有業內人士稱,康菲之所以千夫所指而面不改色,與其背后的中海油有莫大關系。在溢油事件的處理中,作為大股東的中海油顯然沒盡到約束、制衡之責。
16日,有媒體記者致電“康菲中國”媒體聯絡人,對方強調,“7月19日至今只漏了一桶油,其他都是以前漏的,說明我們的措施是很得力的。詳細的措施我們公布在*上,如您需要可以上網去看。”對于清污效果,該聯絡人答復說,“我們在努力。”
按理說,一個美國的石油公司在中國的地盤上捅了簍子,應該趕緊收拾爛攤子才對,但“康菲中國”卻淡定得讓人想不明白。
在此則招聘廣告刊出的4天后,*北海分局再次指責康菲公司油污處理工作不力,并責令康菲公司就前期的處置不力向公眾道歉。(記者曹婧逸)
上一篇:華明街加密防塵遮蓋網分類
下一篇:豐年村街新料聚乙烯蓋土網廠家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kindlingtouch.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