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伯維(AbbVie)與合作伙伴Neurocrine Biosciences近日公布了婦科藥物Elagolix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s)的2個關鍵III期研究中的第二個臨床研究(M12-671)的積極頂線數據。這些研究旨在評估Elagolix治療絕經前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療效和安全性。
此次公布的M12-671研究結果表明,經過6個月的連續治療,Elagolix 150mg QD(150mg/每天一次)和200mg BID(200mg/每天2次)2個劑量組均達到了研究的共同主要終點:在研究的3個月和6個月,Elagolix均有效減少了由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痛經(DYS)和非經期盆腔疼痛(NMPP)。該項研究中,實現共同主要終點的應答者(responder)比例與*關鍵III期研究(M12-665)的結果保持一致,數據如下表所示。這2個關鍵III期研究(M12-665,M12-671)的詳細數據將提交至2016年召開的醫學會議。艾伯維已計劃在2017年提交Elagolix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新藥申請(NDA)。
艾伯維與Neurocrine于2010年簽署6億美元協議合作開發Elagolix。之前,Evaluate Pharma發布《2016年上市的潛力藥品》榜單,其中Elagolix位居第10位,該藥2020年的年銷售額預計將達到9億美元。
子宮內膜異位癥(Ems)是育齡期女性較為常見的臨床良性疾病,其發生率達10.0%,且呈明顯之上升趨勢,該病以痛經、盆腔疼痛及不孕為主要特征,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質量。
據估計,在范圍內,多達1.76億女性受子宮內膜異位癥困擾,而目前該病的臨床管理迫切需要更多的治療選擇,因此該領域存在著巨大的未獲滿足的醫療需求。為滿足這一需求,艾伯維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癥開展了zui大的前瞻性臨床項目。截至目前為止,該項目的結果非常令人滿意。艾伯維表示,將繼續探索Elagolix作為一種潛在新藥,用于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zui常見的癥狀,包括經期疼痛(痛經)以及伴隨整個月經周期的慢性盆腔疼痛。
安全性方面,Elagolix在該研究中與*關鍵III期研究及既往研究一致,與治療相關的zui常見不良事件(TEAE)包括潮熱、頭痛、惡心。根據Elagolix作用機制預期出現的不良事件(AE),例如潮熱、雌激素過低相關TEAEs及骨密度(BMD)變化呈劑量依賴。總體停藥率在各個治療組相似,安慰劑組、Elagolix 150mg QD組、200mg BID組停藥率分別為25.3%、21.2%、19.7%,TEAE導致的停藥率分別為6.1%、4.4%、10.0%。6個月時腰椎骨密度(LS)從基線的平均變化如下表所示。Elagolix 150mg QD的BMD數據與先前的II期研究結果一致,Elagolix 200mg BID的BMD數據呈劑量依賴性效應。
關于子宮內膜異位癥(EMs):
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s)是指內膜細胞種植在不正常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種女性常見婦科疾病。內膜細胞本該生長在子宮腔內,但由于子宮腔通過輸卵管與卵巢、盆腔相通,因此使得內膜細胞可經由輸卵管進入卵巢、盆腔及子宮鄰近區域異位生長。
目前,尚無任何藥物能夠治愈子宮內膜異位癥。在臨床上,目前該病通過口服避孕藥、非甾體類抗炎藥、阿片類藥物、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拮抗劑進行管理。當這些藥物治療失敗后,常常采用手術干預(例如,剖腹手術或腹腔鏡手術),但這些措施仍然無法治愈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癥zui典型的癥狀,此外,患者常伴有不孕不育。
關于Elagolix:
Elagolix是一種口服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拮抗劑,通過抑制腦垂體促性腺釋放激素受體,zui終降低血循環中性腺激素水平。目前,艾伯維正在調查Elagolix治療一些由性激素介導的疾病,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到目前為止,Elagolix的臨床試驗超過40個,涉及患者總數超過3000例。另外,Elagolix治療子宮肌瘤的III期臨床試驗也正在進行中。來源:生物谷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