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仁科測控技術有限公司>>技術文章>>臭氧傳感器申請加入藍天保衛戰
夏秋季節,臭氧污染已成為導致部分城市空氣質量超標的首要因子,且呈濃度逐年升高、區域性污染特征顯著、超標天數多等特點。即便是晴空*,藍天白云,你看到的也可能是“假藍天”, 近年,隨著藍天保衛戰持續推進,霧霾污染天數相較以往有明顯減少。取得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而臭氧污染則有想悄然取代PM2.5位置的勢頭。
目前,山東、河南、湖北等地已明確,本月起開展夏季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行動。
生態環境部發言:生態環境部還將對部分臭氧污染防治壓力較大的區域開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監督幫扶工作,指導和幫助相關企業落實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減排任務。
那么,為什么被譽為地球保護傘的臭氧成了空氣污染物?
臭氧是好是壞,跟它所處的位置密切相關——如果臭氧身處平流層,它能過濾陽光中的紫外線,對地球環境起到保護作用。但在距地面1公里高度范圍內,高濃度臭氧卻能造成空氣質量污染。
等臭氧一旦到了距離地面10-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層,就會變成“健康殺手”,危害人類:
1.臭氧能刺激粘液膜 ,它對人體有毒 ,長時間在含0.1ppm臭氧的空氣中呼吸是不安全的;
2.它強烈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腫痛、胸悶咳嗽、引發支氣管炎和肺氣腫;
3.臭氧會造成人的神經中毒,頭暈頭痛、視力下降、記憶力衰退、呼吸短促、疲倦、鼻子出血;
4.臭氧會對人體皮膚中的維生素E起到破壞作用,致使人的皮膚起皺、 出現黑斑;
5.臭氧會破壞人體的免疫機能,誘發淋巴細胞染色體病變,加速衰老,致使孕婦生畸形兒;
6.臭氧會讓植物的葉綠素、類紅葉素和碳水化合物濃度降低,對光合作用產生影響,從而降低農作物的產量。
那么,近地面的臭氧從哪里來?
近地面臭氧,通常并不是直接以污染物的形式直接排放進入空氣中的,而是由我們人類自己排放的空氣污染物經過復雜的光化學反應形成的。比如我們的工業生產、汽油車和柴油車的行駛、使用燃料的電廠…….諸如此類的活動排放了大量的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這些氣體會進一步活動轉化成臭氧。歸根究底,近地面臭氧主要就是人類活動產生的排放造成的,我們對臭氧污染的形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對此,整治臭氧,保護環境,義不容辭。一種污染物被重視,很重要的一個標志就是會出現各種監測技術,從而實現多時間、多空間尺度的監測,在大氣臭氧監測領域,目前有四種主要的方法,一種是逐漸被淘汰但仍有所應用的長光程吸收光譜儀,一種是常規氣象站安裝的紫外吸收原理的臭氧分析儀,一種是成為市場新寵的微型氣象站中安裝的臭氧傳感器,一種是近兩年新發展起來的高大上儀器臭氧激光雷達。可以根據各個地區選擇合適的監測臭氧的設備。
整改不僅僅是社會的責任,也是普通市民的責任。作為普通市民,在盡量減少外出的同時,讓我們一起為清潔空氣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抵制臭氧污染,從我做起。
(1)節約用電,夏季空調溫度設定不要設定太低;
(2)綠色出行,公交、自行車、步行,環保又健康;
(3)傍晚之后再給愛車加油,避開臭氧污染嚴重時段;
(4)合理規劃出行,減少外出頻次;
(5)開車時盡量減少發動機空轉;
(6)挑選低VOCs和包裝優化不易揮發的生活用品,擰緊瓶蓋,在預報可能發生空氣污染的天氣盡量不使用含有VOCs的產品。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