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有線網絡相比,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具有低能耗、低成本、通用性、網絡拓撲、安全、實時性、以數據為中心等明顯的優勢特點,目前常見的無線傳輸網絡有RFID、ZigBee、紅外、藍牙、GPRS、4G、2G、Wi-Fi和NB-IoT。溫濕度傳感器中,以NB-IoT型和GPRS型的應用較為廣泛。那么NB-IoT溫濕度傳感器與GPRS溫濕度傳感器應該具體應該怎么選呢?我們從以下5個角度一起來分析一下。
一、網絡覆蓋
如果單單說覆蓋度的話,中國移動的2G覆蓋程度大家是知道的,幾乎遍布我國的每一個角落。雖說被經常問起何時退網2G,但是,中國移動用了20年時間做到了2G的全國覆蓋,而4G從2014年才開始建網,盡管速度飛快,但是要想達到2G的覆蓋度,差不多也要七八年吧。
從經濟效益來說,NB的覆蓋度帶來的收入,遠遠不如4G覆蓋完善帶來的流量收入來的更實惠。由于收入的持續低價,運營商做NB的動力不足。但是另一方面,隨著NB模塊的成本降低, NB設備的增加,NB基站覆蓋的速度,又會穩步的增加,因此,NB網絡的建設是一種循序漸進的趨勢。
二、功耗
NB的低功耗,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NB的PSM模式,第二個是NB的正常發射的功耗。PSM模式一般功耗在3微安左右,對于通信芯片來說,相當低了。但是這個PSM模式無法接收尋呼,只能由特定的引腳或者定時喚醒。因此,PSM模式其實用處并不是很大。
正常發射的功耗,同等條件下,大約是GPRS的一半左右,但是因為NB上傳帶寬只有15kb,所以通信時間會有所延長。所以,正常使用的話,NB功耗會比GPRS有所降低,但是也不會有數量級的功耗差異。由于NB的調制解調還是比GPRS具有更好的信噪比優勢,所以同等條件的通信信息量,NB的功耗是具備優勢的,在低頻次通信的場景,還是優先選擇NB。
三、網絡容量
很多人說,NB的網絡容量大,一個小區可以容納幾萬個設備,GPRS小區只能容納幾百個設備。這么說,也對也不對。目前的NB小區配置,全都是180khz總帶寬的基本配置,每個設備的上行需要占用15khz的帶寬,所以從頻分的角度來講,一個小區只能允許12個設備同時發射信號。要想容量擴大,只能從時分想辦法,通俗來說,就是大家別一起發射,要輪流發射。如果一天只發射一次的話,當然可以容納上萬個設備,但是前提是要做好時分復用。所以,NB的網絡容量大,是真實的,但是也要基于低頻次通信的業務模式才是成立的。
四、領域優勢
NB適合的業務,在于低頻次的業務,是一天通信一次,其余時間能夠休眠或者關機,從而實現低功耗,乃至網絡容量的擴大。
從這個角度來說,NB適合三表(燃氣表,水表,熱力表),垃圾桶監控,窨井蓋監控,煙感監控,路燈監控等等供電不方便,并且是不需要高頻次通信的場合。至于GPS定位跟蹤之類的產品,我們還是優先選擇GPRS網絡。
五、價格
目前NB模塊的價格較貴,資費也有些貴,貴得甚至還沒補貼的起模塊,這是不正常的,暫時的市場狀態。 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NB模塊價格會迅速下降。同時,無論是中國電信,還是中國移動,還是中國聯通,都會逐步擴大自己的NB網絡覆蓋,并且逐步做到全國*覆蓋,但是并發容量必定不會非常多,因為提升并發容量實在太費錢了,還是只能通過低頻次通信來保持網絡的高容量。
綜上所述:當前的選擇,如果我們的設備是超低頻次通信的,可以考慮NB-IoT;
其他的情況,建議優先考慮GPRS或者4G。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