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衛生院污水處理設備報價
安 全 操 作
1)、經常檢查氧化溝內是否有硬質漂浮物,及時清除,否則影響碟片使用壽命。
2)、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時應注意安全。上池工作應注意防滑。
生物鏡檢中,微生物對活性污泥性狀指示作用:
1)、鐘蟲不活躍或呆滯,往往表明氧化溝供氧不足。如果出現鐘蟲等原生動物大量死亡,則說明曝氣池內有毒物質進入;
2)、發現沒有鐘蟲,卻有著大量的游動纖毛蟲如各種數量較多的草履蟲、漫游蟲、豆形蟲、波豆蟲等,而細菌則以游離細菌為主,此時表明水中有機物質還很多,處理效果差。如果水質良好,突然出現固著纖毛蟲減少,游動纖毛蟲增多的現象,預示水質要變差;
3)、鏡檢中發現積硫較多的硫絲細菌、活動細菌(球菌、桿菌、螺旋菌和較多的變形蟲、豆形蟲等)時,往往是曝氣時間不足,空氣量不夠,流量過大或者水溫過低,處理效果差;
4)、在大量鐘蟲存在的情況下,楯纖蟲量多而且越來越活躍,這時曝氣池工作并不有利,有可能污泥會變得松散;如果鐘蟲遞減,楯纖蟲量遞增,則潛伏著污泥膨脹的可能;
5)、鏡檢中各類原生動物極少,球衣細菌或絲硫菌很多時,污泥已經發生膨脹;
6)、當發現累枝蟲成堆出現,并不活躍,肉眼能見污泥中有小白點,同時發現貝式硫菌積硫點十分明顯,則表明曝氣池DO很低,一般只有0.5mg/L左右;
7)、如果發現單個鐘蟲活躍,其體內的食物泡都能清晰的觀測時,則說明污水處理效果較好,DO充足;
常見異常現象的癥狀、原因及對策:
異常現象及癥狀 | 分析及判斷 | 解決對策 |
氧化溝有臭味 | 氧化溝供氧不足 | 增加供氧,使氧化溝DO濃度大于2mg/L |
污泥發黑 | 氧化溝DO過低,有機物厭氧分解釋放H2S,其與Fe作用生成FeS | 增加供氧或加大回流污泥量 |
污泥變白 |
|
|
氧化溝有大塊黑色污泥上浮 | 氧化溝局部積泥厭氧,產生CH4、CO2,氣泡附于泥粒使之上浮 | 切換轉碟曝氣機,消除氧化溝死角,防止污泥大量沉淀 |
氧化溝入口處泡沫過多,色白 | 進水中洗滌劑過多 | 用水沖洗,有條件加消泡劑 |
氧化溝泡沫不易破碎,發粘 | 進水負荷過高,有機物分解不全 | 降低負荷 |
氧化溝泡沫茶色或灰色 | 污泥老化,泥齡過長,解絮污泥附于泡沫上 | 增加排泥 |
污泥絮粒瘦小,出水混濁,水質差 | 水質成分及濃度變化過大;廢水中營養不平衡或不足,廢水中含有毒物或PH值超標 | 使廢水成分、濃度和營養均衡化,適當補充所缺營養 |
SV30急劇上升 | 污泥膨脹或排泥不足 | 投加、次氯酸鈉,提高PH值等化學方法殺絲狀菌;提高溶解氧;間隙進水;增加排泥等等 |
MLSS下降 | 污泥沉淀;回流泵堵塞;污泥大量流失 | 增開(切換)曝氣機,加大攪拌力度;按實際情況采取相應對策 |
氧化溝DO下降 | 進水過濃,負荷過高,曝氣不足 | 減少負荷,增大曝氣量 |
混合液PH正常,但硝化效率下降,出水NH3-N濃度升高 | 供氧不足
入流污水TN(總氮)負荷太高
因排泥過量使硝化菌數量不足 | 檢查氧化溝好氧段溶解氧是否小于2mg/L,如果太低,調高氧化溝轉碟轉速,使DO濃度大于2mg/L 增加投運氧化溝數量或提高氧化溝的MLVSS,同時提高氧化溝DO 減少排泥量 |
出水NH3-N濃度較低,但TN超標 | 缺氧段溶解氧太高,大于0.5mg/L,抑制了反硝化,使脫氮效率下降; BOD5/TN太小,有機物不足影響了反硝化的進行 | 降低缺氧段溶解氧 有條件的可適當投加碳源 |
氧化溝表面出現浮渣且覆蓋于表面 | 浮渣中見諾卡式菌或纖發菌過量生長或進水中洗滌劑含量過高 | 清除浮渣,避免浮渣繼續留在系統中循環,增加排泥 |
二沉池
運行管理
1)、操作人員根據池組設置、進水量的變化,調節各池的進水量(兩池),使兩池均勻進水。
2)、二沉池的污泥須連續排放。
3)、二沉池的浮渣用漏水勺撈起,專門收集外運處理。
4)、二沉池出水堰板定期清洗,并需經常檢查和校正,保持堰板水平。
5)、刮吸泥機在運行中,不得太多人同時上其操作平臺。
6)、在二沉池運轉過程中,遇到污泥上浮現象,應分析原因,并及時上報生產室制定工藝調整方案,采取措施解決問題。
7)、應經常檢查二沉池吸泥管是否暢通,遇堵塞應及時疏通。①先拉動調節桿,判斷是否塑料袋等雜物堵塞引起;②或可能是由于液位差太小,可增開一臺回流泵或降低調節閥來增加液位差;③遇堵塞嚴重時,可開啟空壓機,用氣提疏通。
8)、遇設備、設施有異常情況,及時上報調度并采取相應措施。
9)、水處理班每兩小時抽取一次出水連續樣,化驗室負責抽取瞬時樣。所取水樣應具代表性。
安 全 操 作
非操作人員未經允許不得上刮吸泥機。
二沉池觀察污泥狀態:
主要觀察二沉池泥面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有無漂泥,漂泥粒大小等。上清液清澈透明----運行正常,污泥狀態良好;上清液混濁----負荷高,污泥對有機物氧化、分解不*;泥面上升----污泥膨脹,污泥沉降性差;污泥成層上浮----污泥中毒;大塊污泥上浮----沉淀池局部厭氧,導致污泥;細小污泥漂浮----水溫過高、C/N不適、營養不足等原因導致污泥解絮。
出水異常情況分析
異常現象癥狀 | 分析及診斷 | 解決對策 |
二沉池泥面過高 | 絲狀菌過量生長,MLSS值過高 | 增加排泥 |
二沉池表面積累一層解絮污泥 | 微型生物死亡,污泥解絮,出水水質惡化,COD、BOD上升,進水中有毒物質濃度過高或PH值異常 | 停止進水,有條件的排泥后投加營養,引進生活污水使污泥復狀或引進新污泥菌種 |
二沉池有細小污泥不斷外漂 | 污泥缺乏營養,瘦小;進水中氨氮濃度高,C/N不合適,池溫過高(>35);轉碟機轉速過高使絮粒破碎 | 投加營養物質,引進生活污水,提高FM,停開一個氧化溝 |
出水PH值下降 | 厭氧處理中負荷過高,有機酸積累 | 降低負荷 |
好氧處理中負荷過低,氨氮消化 | 增加負荷 | |
二沉池上清液混濁,出水水質差 | OUR>20 mgO2/gVSS·h,污泥負荷過高,有機氧化不* | 減少進水量,減少排泥 |
污泥中毒 | 停止進水、污泥復狀 | |
排泥不足,MLSS過高 | 增大排泥量 | |
二沉池泥面升高,初期出水特別清澈,流量大時污泥成層外溢 | SV30>90,SVI>200ml/g,污泥鏡檢絲狀菌占優勢,污泥膨脹 | 投加、次氯酸鈉,提高PH值等化學方法殺絲狀菌;提高溶解氧;間隙進水;增加排泥等 |
出水BOD、COD升高 | 污泥中毒 | 停止進水、污泥復狀 |
進水過濃,負荷過高 | 提高MLSS | |
進水中無機還原物質過高 | 增加曝氣量 | |
COD、BOD測定受氯離子的干擾 | 排除干擾 |
太原衛生院污水處理設備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