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噸的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運行成本
目前,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制造技術已處于非常成熟的水平,各種型號的和款式的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層出不窮。下面就簡要介紹下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產品特點做個詳解:
1、二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其 處理效果優于*混合式或二級串聯*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 脹。池中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有機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2、埋設于地表以下,設備上面的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溫。
3、整個設備處理系統配有全自動電氣控制系統和設備故障報警系統,運行安全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4、該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規高空排氣,另配有土壤脫臭措施。
5、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斷,產泥量少,僅需三個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糞車抽吸或脫水成泥餅外運)。
活性污泥濃度提升困難,通常有以下兩種情況
活性污泥在沒有達到各項指標的情況下,濃度提升困難。
這里指的活性污泥各項指標沒有達到控制值的狀態,主要是指針對活性污泥控制指標中的 SV30、MLSS、F/M值。以傳統活性污泥法為例,通常控制的SV30在25%左右,MLSS值在2000~2500mg/L左右,F/M值在0.2以上。如果沒有能夠達到這些指標的控制參考值,我們認為活性污泥法是有調整提升的能力的,也是有必要提升活性污泥濃度的。(1SV30:SV30是指曝氣池混合液在量筒靜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體積百分比。它是分析污泥沉降性能的簡便方法。SV30值越小,污泥沉降性能就越好。SV30值越大,沉降性能越差。在無其他異常的情況下,SV30可作為剩余污泥排放的參考依據。城市污水廠SV30值一般在15%~30%,工業廢水處理SV30值相對要高。測定SV30的器皿一般是1000mL的玻璃量筒,有些單位用100mL量筒測定。2MLSS: MLSS是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 又稱為混合液污泥濃度. 它表示的是在曝氣池單位容積混合液內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體物的總重量(mg/L)。生活污水一般MLVSS/MLSS=0.7,MLVSS指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F/M: 有機負荷率(F/M),也叫污泥負荷。F指的是有機物,M指的是微生物。有機負荷率F/M:單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所承受的有機物的數量,或生化池單位有效體積在單位時間內去除的有機物的數量,單位kgBOD5/(kgMLSS.d。)
活性污泥濃度提升困難及應對方法
1、曝氣過度,溶解氧值控制過高
2、營養劑投加不足
3、溶解氧值:活性污泥濃度提升困難時需要確認溶解氧的控制值,當超過5mg/L時,可以認為這樣的溶解氧*存活的話就會對活性污泥的進一步增長產生抑制
活性污泥池浮渣、泡沫故障
1、活性污泥浮渣產生源頭:曝氣池產生的浮渣主要來自曝氣池自身的活性污泥系統不正常代謝,也有部分是流入生化系統的無機顆粒,經過曝氣浮于水面。浮渣大凡有兩種:一是:污泥反消化后導致沉淀的活性污泥上浮;二是活性污泥在曝氣池缺氧嚴重導致厭氧污泥上浮,這些上浮的活性污泥就會成為曝氣池的浮渣。
2、泡沫和浮渣的關系
泡沫的形成可以歸結為水體黏度增高所致。導致黏度增高的原因主要有:水體有機物含量過高,曝氣池混合液活性污泥老化,進流水富含洗滌劑或表面活性劑、絲狀菌膨脹等。其中,因為絲狀菌過渡繁殖導致的泡沫和浮渣在實際生化系統運行中難得到*和去除。其它原因導致的泡沫和浮渣相對來講其周期不會太長,通過調整運行控制工藝的參數和進水控制,卻能很好的恢復系統狀況。
泡沫和浮渣的關系,我們在實踐通常看到的是泡沫可以不斷積聚,后形成浮渣。但不是所有的浮渣都是由泡沫轉變而來的,直接由污泥上浮產生的浮渣也很多見。由于泡沫形成過程中會粘附生化系統中的活性污泥和無機懸浮顆粒,所以泡沫持續時間的長短,泡沫本身的黏度、活性污泥的狀態等決定了浮渣積聚的程度。
3.泡沫和浮渣的種類
①泡沫的種類 生化系統泡沫比較好的分類方法是通過顏色和黏度進行分類,因為確認泡沫不同的顏色和黏度能夠指導我們判斷目前活性污泥所處的狀態,泡沫的顏色及常見活性污泥運行故障知道如下:
a:棕黃色泡沫。泡沫產生的數量不多,靠近曝氣池四周液面少量產生存在,增加了水體的表面張力,終導致泡沫的形成。
②浮渣的種類
生化系統浮渣的種類比較好的分類方法是通過浮渣的堆積度進行分類,因為不同的原因導致的浮渣,其堆積度在生化系統是不一樣的。通過產生浮渣的堆積度能夠較為簡易的判斷出導致浮渣產方向逐漸消散,到四周角落時開始積聚。泡沫顏色呈棕黃色,泡沫色與當時活性污泥顏色相同。整個泡沫形成到積聚的過程中,泡沫呈易碎狀態,所以此類泡沫在短時間內不會發生嚴重的積聚而導致大量浮渣產生。
據此產生的指導意義是:活性污泥處于老化狀態,部分活性污泥因為老化而解體,懸浮在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在曝氣狀態下均勻附著在泡沫中,導致泡沫po裂的時間延長,這為泡沫積聚創造了條件:
b: 灰黑色泡沫。泡沫數量、產生過程、積聚、易碎性與棕黃色泡沫特性相同,但其顏色中帶有黑色的成份,所積聚的產物也呈灰黑色,觀察整個生化系統的活性污泥顏色也有略帶灰黑色的感覺。
據此產生的指導意義是:活性污泥處于缺氧狀態,缺氧的狀態可使活性污泥出現局部的厭氧反應。這樣,原本處于好氧狀態的活性污泥會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出現死亡,同樣也就會附著在曝氣后的氣泡上了。所以,如果我們看到產生的泡沫是灰黑色的話,除了確認進水是否含有黑色染料廢水外,主要就是要確認生化池是否在局部有曝氣不足產生厭氧的情況。
c:白色泡沫。白色泡沫產生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常見于負荷過高、曝氣過度、洗滌劑入流等。通常情況下,粘稠不易破碎的泡沫,常見于活性污泥負荷過高,而且此時的泡沫色澤鮮白,堆積性較好;而粘稠但易破碎的泡沫常見于活性污泥的過度曝氣,而且此時的泡沫色澤為陳舊的白色,堆積性差,只會發生局部堆積;洗滌劑的流入也會發生白色的泡沫,也有可能其他的原因。
浮渣堆積度與常見故障的關系如下:
a:黑色稀薄的液面浮渣。此類浮渣wei一的問題在于顏色上,通常顯黑色的液面浮渣與活性污泥處于缺氧狀態有關,在沒有出現浮渣過度堆積的情況下尤能證明這一點。為此,確認生化系統是否處于缺氧狀態或者說局部缺氧狀態可以反面印證浮渣產生的原因。
b: 黑色且堆積過度的液面浮渣。對于黑色且堆積過度的液面浮渣,我們需要確認的浮渣形成的時間。因為備堆積起來的浮渣通常需要一定的形成時間,而堆積形成的浮渣往往會出現缺氧的狀態,所以我們會發現堆積時間較長的液面浮渣往往顏色會變成黑色,特別是浮渣內部原因缺氧而變得呈明顯的黑色,這是鑒別時要注意的。
另外的情形是活性污泥系統出現了嚴重的缺氧或厭氧狀態,大量的活性污泥因為厭氧分解,產生氣體后夾雜厭氧泥團出現上浮,此時也會出現大量的黑色浮渣堆積于生化系統液面。
c: 棕褐色稀薄的液面浮渣。出現這樣的情況常與如下因素有關:di一種情況是活性污泥在生化池發生了污泥的反硝化,大量的反硝化活性污泥會上浮,在較短的時間內出現棕黃色浮渣的大量堆積,這種情況尤其在二沉淀池更容易發生;另一種情況是活性污泥發生了較為嚴重的絲狀菌膨脹,過度膨脹的活性污泥在曝氣的作用下,包裹大量的氣泡而浮于液面,在不斷的曝氣作用下,浮渣也不斷的積聚,終就形成厚厚的棕黃色浮渣層,而且因為浮渣內包裹了氣泡,短時間內浮渣不會因為缺氧而變黑,所以對這類液面浮渣進行顯微鏡觀察會發現其生物相與曝氣池混合液區別不大,同樣能夠看到大量的具備活性的原后生動物。
4噸的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運行成本